“去小米化”的云米,已走到退市边缘?
成立八年的去小米化云米,最近诸事不顺。米已
半年之前,退市云米聘请邓伦为全球品牌代言人,边缘正渴望借其流量为2022年3月17日举办的去小米化“2022云米春季战略新品发布会”造势。
却不想,米已3月15日邓伦“翻车了”,退市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对邓伦追缴税款、边缘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6亿元。去小米化
匆忙解约之后,米已云米的退市新品发布会也意兴阑珊。
锌刻度关注到其发布了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1=N44”,边缘针对不同人群推出6万元~30万元的去小米化套系。
而在云米这场发布会前后,米已华为、退市欧瑞博也发布了类似的方案,对比来看云米的产品并无优势,至于声量更是无法与华为相提并论。
相比新品发布会,外界对云米的处境更感兴趣:股价濒临1美元,距离拉响“退市”警报还有多久?竭力“去小米化”,为何后遗症愈发严重?业界率先打出“全屋智能”的旗帜,怎么却掉队了?
营收下降,净利润转亏,基本面动摇
在资本市场,云米令人唏嘘不已。
2018年9月25日,云米登陆纳斯达克,市值为7.09亿美元,成为华米之后第二家赴美上市的小米生态链企业。
彼时,云米为资本市场讲了一个“全屋智能”的故事。
以净水器起家的云米,走上了多元化之路,涉足冰箱、电视、油烟机、洗碗机、洗衣机热水器等细分领域,涵盖智能客厅、智能厨房、智能卧室等生活场景。
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没有手机,云米就是小米的“袖珍版”。
此背景下,云米市值一度创下13.34亿美元的历史高点,然而这之后急转直下,越来越不受资本市场待见。
截至3月15日,云米股价为1.19美元、市值仅剩下8358万美元,以此计算市值最大幅度高达93.73%,而同期中概股指数的跌幅为75.23%。
而依据纳斯达克的上市规定,上市公司每股价格跌破1美元,且这个状态持续30个交易日,将收到退市警告,而被警告之后的90天内,仍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自救以改变其股价,将被宣布停止股票交易。
到了3月16日,中概股上演大奇迹日,中概股指数的涨幅高达39.72%,而云米的涨幅为26.05%。
某私募投资部经理陈听涛告诉锌刻度:“中概股这一两年普遍颓势,跌麻了的也不止云米一家,但云米下跌时比多数中概股跌得更狠,反弹时又比多数中概股涨得更慢,仅仅归咎于外部因素说不过去,内部肯定也出了问题,如果无法找出问题补上短板,就难以改变被市场抛弃的命运。”
事实上,云米的基本面出了问题。
据云米的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93.3%、81.5%、25.3%,增长乏力的趋势肉眼可见。
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10.57亿元,同比下降28.9%;这其中云米智能家电组合的营业收入为6.44亿元,同比下降39.3%;小家电及其他收入为1.77亿元,同比下降15.9%。
更为糟糕的是,单季度净利润为-2914.70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511万元,这意味着云米陷入盈利困境。
净利润由盈转亏从这个角度来看,“退市”依然是云米头顶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难以摆脱“去小米化”后遗症
云米走到这一步,与“去小米化”有莫大的关系。
对小米生态链企业而言,一直绕不开成长的烦恼:依赖小米的知名度与成熟渠道,从而拥有了高起点,起步阶段就势头凶猛,羽翼渐丰之后,则盘算着如何站在“巨人”肩上超过“巨人”,从而萌生了独立做品牌、搭渠道的诉求。
云米,也不例外。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来自小米销售的收入占比为95.9%,到了2020年收入占比下降至49.6%,对小米生态体系的依赖降低近半。
如此一来,云米骨子里已变成一家营销驱动公司。
2016年,云米的营销费用为2092.9万元,研发开支为2992.6万元,研发费用大于营销费用,是一家标准的研发驱动公司。
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云米的营销费用为3.439亿元,研发费用为1.393亿元,前者为后者的2.47倍。
云米成为一家营销驱动公司显而易见,云米的商业内核有了巨变。
有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云米一味追求大而全,但研发投入却跟不上,如何支撑旗下每年数十种产品的创新和研发?这也是云米缺乏爆款的重要因素,除了给小米代工的净水器,其余产品的声量并不高。”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云米的冰箱、油烟机、燃气灶、洗碗机、扫地机器人等线上市占率均不足1%。
譬如,截至2021年8月1日,云米冰箱的线上市场占有率仅为0.63%,同比下滑0.6%;云米号称线下布局了超过2000家门店,但在线下市场TOP 20品牌中,并没有出现云米冰箱的身影。
此外,云米推出高端品牌coKiing(科奇),走双品牌路线,渴望通过高端化打开品牌溢价空间,然而却未掀起任何风浪。
没有销量就没有声量,没有声量则品牌向上就是一句空话。
一名互联网观察人士告诉锌刻度:“云米的主品牌都未做好,基本盘都不扎实,急着高端化无异于拔苗助长,再说高端的底层逻辑是更好的产品质量与更高的研发水平,而研发并不是云米的底色。”
一言以蔽之,“去小米化”叠加自营双品牌不振,这就是云米主业萎缩的根源所在。
出局头部梯队?
褪去“小米光环”之外,云米憧憬的“全屋智能”也落空了。
作为业界率先打出“全屋智能”旗帜的企业,云米一度成为行业的风向标,云米CEO陈小平颇为踌躇满志,喊出“三分天下有云米”口号。
却不想,云米在全屋智能的话语权逐渐丧失,陈小平的闪电扩张计划受阻。
掉队,成为云米当下的真实写照。
之所以如此,与“全屋智能”成为行业的共识有关,华为、小米、美的、海尔等巨头纷纷下场,试图占领行业的制高点。
譬如,华为在“全屋智能”上的姿态颇高,引入鸿蒙系统,号称超过1900+品牌伙伴入驻,4500+智能单品可以接入。
无论是传统家电巨头,或是科技巨头,云米在体量上都难以与之相提并论,在品牌、研发、创新、资金、服务等方面都明显处于劣势。
那么,云米与巨头们争夺消费者的认可,难度可想而知。
更为关键的是,云米在“全屋智能”上急于变现,如此一来降低了用户体验,遭消费者广为诟病。
譬如,2021年9月27日,消费者投诉云米大屏冰箱强制播放广告,登上了微博热搜,虽然官方声明“广告可以关闭”,但也间接承认了利用空闲时间推送广告的问题。
事实上,云米的口碑一直不堪。
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云米的投诉量累计为888件,涉及智能马桶裂口、热水箱循环重启、洗碗机漏水、冰箱不制冷等质量问题;而微博、贴吧、知乎等平台,也有关于云米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乱的声音。
图源:新浪黑猫究其原因,云米是轻资产打法,制造环节依赖代工厂,如此一来对质量追溯要求颇高。
一名家电分析师告诉锌刻度:“求快一直是云米的核心诉求,特别是2020年之后有加速的趋势,正所谓欲速则不达,闪电扩张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的,口碑崩溃自然在所难免。”
以上可见,云米“去小米化”之后,遭遇了成长天花板,在业绩漏底之后,“全屋智能”的故事也讲不下去了,资本从而用脚投票,其市值遭遇了塌方式下跌。
这么来看,云米离初心越来越远。
(责任编辑:探索)
-
美股刹不住车?道指又跌308点,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1541亿元!国际原油也双双跌超5%,发生了什么?
每经编辑 杜宇美东时间8月30日收盘,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指下跌134.53点,跌幅1.12%,报11883.14点;标普500指数下跌44.45点,跌幅1.1%,报3986.16点;道指下跌30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英子 北京报道 11月14日,北京银保监局官网披露了关于金谷信托马承宇任职资格的批复,核准马承宇金谷信托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核准时间为2022年11月7日。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 ...[详细]
-
中广核新能源10月完成发电量1576.0吉瓦时 同比增加5.3%
01811)发布公告,2022年10月该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576.0吉瓦时,较2021年同比增加5.3%。其中,中国风电项目增加17.0%,中国太阳能项目增加12.0%,中国热电联产及燃气 ...[详细]
-
科沃斯、石头科技、追觅等双十一以价换量:扫地机价保问题投诉多,行业Q3量额齐跌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 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双十一大促已收官,各家扫地机企业也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然而,在黑猫投诉平台和各大社交网 ...[详细]
-
央视网消息:据“东方市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11月23日0-12时,海南东方市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为外省来琼人员。一、基本情况无症状感染者3,11月21日09:50与妻子搭乘中联航空 ...[详细]
-
文/乐居财经 张林霞近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官网发布关于《暂时停止适用〈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转让条例〉有关规定的决定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下称《意见》)。据公告披露,暂停上述《转让条例》中与“金融机构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1月15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10月份国民经济总体上延续了恢复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 ...[详细]
-
2023年会否是异质结技术真正的“元年”光伏新技术正成为二三线厂商“弯道超车”追赶千亿大厂的主要手段。11月14日晚间,002513.SZ)发布公告称,公司拟投资18.6亿元建设光伏异质结电池、组件。 ...[详细]
-
网友吐槽当地一家建行每月只上2天班,银行:是个服务点 业务比较少
【#网友吐槽银行每月只上2天班#,银行:是个服务点,业务比较少】#银行回应每月只上2天班#近日,四川九寨沟。有网友称,当地一家的支行点,每月只上2天班,这2天班每天只营业4小时。对此,县建设银行回应: ...[详细]
-
国债服务进村入户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深入推进储蓄国债下乡活动
为充分发挥储蓄国债普惠金融作用,丰富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渠道,2022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储蓄国债凭证式)发行首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联合上海市分行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崇明区港西镇北双村,开展“储蓄国债进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