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息存款卷土重来
来源:北京商报
春风吹又生。贴息经历了去年存款利率的存款普降,银行对存款资金的卷土渴求看似削减,但对大额资金的贴息“精准”需求依然难消,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存款近段时间,卷土贴息存款重出江湖,贴息有不少“黄牛”打着银行时点冲量、存款日均冲量、卷土贴息力度大等口号招揽生意,贴息其中以三方掮客居多,存款但也不乏一些金融行业从业者……
“黄牛”揽客贴息存款难禁
“100万元起存”“贴息存款”“全国均可做”……如今,卷土银行存款时点冲量、贴息日均冲量已成为更加日常的存款行为。3月1日,卷土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有不少“黄牛”游走在社交媒体发布贴息存款“口子”揽财拉客,获取利差。
“收益翻倍、安全可靠,资金就存在银行Ⅱ类户中。”一位资金掮客在社交媒体发布了揽客信息,他介绍称,“贴息存款的收益来源为购买的银行存款利息+私下贴息,例如,存入100万元存款,除了银行本身利率之外,存入后我们会向您额外加息3.65%。”
“我这里属于行业上游渠道,资金方想找到更短的渠道几乎不可能。”资金掮客赵磊(化名)给出的口径也基本一致,在合作之前他通常会向客户表明自己的优势,例如,贴息价格比其他渠道高、能带客户挣更多的钱等。
“我的佣金结算规则是新客户出金结算,老客户入金结算。”赵磊称,“现在做贴息存款不需要跑指定网点,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各家银行手机App给自己名下开一个Ⅱ类户,填上我给的推荐码,然后存钱,除了银行给的固定利息收益,再拿我给的返利,我开出的返利大概可以达到3.7%左右,也就是说100万元存一天储户就可以拿到3.7万元的返利。”不过,据他介绍,这样存一天就能直接拿返利的“好生意”通常需要赶时间,比如月末冲时点时,还有一些贴息存款业务则需要办理定期存款,一次性返利。
除了一些专职揽财的资金掮客之外,还有一些金融行业人员也加入其中。叶莉(化名)是一位信托公司销售人员,近两年信托行业违约频发,投资者购买产品的态度也越来越谨慎,为了增加一些额外收入,她也加入了帮助银行推荐贴息存款的行列。“银行需要存款,只存1天,存100万元除了银行利息我再额外给您补贴600元,需要考虑一下吗?”这是叶莉发送推荐短信的模板。
还有一些疑似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晒出“200万元起存、大额存款利率高达4.25%”的字样,并附上工作照吸引储户前来办理贴息存款。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此类贴息存款行为屡禁不止,一方面是抓住了银行客户期望多获取存款利息的迫切心理,另一方面则是银行员工出于存贷业务等压力,企图使用一些“地下手段”来完成业绩,通过中介、“黄牛”等中间渠道能够一定程度上隐蔽操作,从而也使他们抱有不被发现的侥幸心理。
“非阳光贴息”存款风险难测
贴息存款一直都是行业不能说的秘密,但“散落”在社交媒体的传单、广告、海报等各类渠道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据了解,市面上存在的贴息方式主要有“阳光贴息”以及“非阳光贴息”两种,通俗来讲,“阳光贴息”就是银行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业绩指标,自己私下或通过资金掮客向储户支付“利息”购买的存款产品。这类产品购买方式与一般存款产品购买方式比较相似,储户需要先在银行任意柜台开通账户然后进行存款,但必须要存够规定期限,在此期间不能提前支取、不能转让,这类存款产品一般有灵活期限和定期存款两种,定期存款的存入年限通常在1-3年左右,贴息的利率通常在2.5%-3.7%之间。
还有一类为“非阳光贴息”,这类贴息往往需要储户存入较大的资金,由不满足银行授信条件的用款企业作为贴息方购买的存款产品。融资顾问霖霖(化名)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了她提供的“非阳光贴息”存款业务流程,“贴息的目的是帮助企业迅速融到资金,存款额度1000万元人民币起步,上不封顶。首先在指定的银行柜台办理存款,承诺不开通网银、不查询、不质押、不提前支取;然后向您打入全部贴息款,机票费由企业方垫付”。霖霖说道。此类存款以定期存款居多,通常起存年限在三年左右。
在不少储户看来,贴息存款是银行合规的存款业务,办理流程也均在银行进行,只要跑跑腿、动动手指头就能拿到翻倍的利息,何乐而不为?但在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悦看来,在贴息揽储的产业链中,银行获得了存款,完成了业绩;资金掮客赚取了中介费;投资者得到了贴息,看起来皆大欢喜。但对于储户来说,贴息存款可能意味着不仅拿不到利息,甚至本金也会血本无归。
王德悦提醒称,这类高息存款往往暗藏陷阱,很多情况下都牵扯着银行“内鬼”与资金掮客勾结实施诈骗、职务侵占、伪造金融票证罪等犯罪行为。尤其是“非阳光贴息”,资金往往根本没有存入银行或被擅自转走,尽管银行应该对内部员工参与的不合规存款业务负有监督责任,但此类存款一旦“消失”,储户往往很难向银行追责。
事实上,近年来发生的“存款消失案”也多与贴息有关。有一些储户通过资金掮客提供的贴息方式购入了存款产品,本以为资金进入了银行系统,但殊不知,自己的辛苦钱被企业或银行员工挪用,最终落得个血本无归的地步。
变相推升银行负债端成本
无论是“阳光贴息”还是“非阳光贴息”,都被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央行于2018年6月8日发布的《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规定,银行不得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此前在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中,高额贴息存款也曾被定义为危及资金安全行为的常见形式。
对银行业来说,贴息存款容易导致负债成本抬升,不利于银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干扰了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但由于此类业务隐秘性极强,在严打方面也存在难点。
正如王德悦所言,为逃避监管打击,此类业务开展时手段日趋隐蔽,监管方面取证难,如由资金方与中介之间签订协议,银行自身不给付高息。加之监管方面查处存在难点,不足以形成威慑力,致使贴息存款屡禁不止。
“贴息行为变相推升了银行负债端成本,传导至贷款端也会推升企业融资成本,同时还存在信用风险。”苏筱芮直言,例如“非阳光贴息”中的企业资质和经营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对应的银行客户,是银行内控存在疏漏和管理不力的具体表现,需要在机构内部强化员工教育及合规底线。从监管层面来说,打击此类问题的难点主要是此类行为非常隐蔽,尤其是“阳光贴息”如果直接由银行人员与客户直接进行贴息操作,确实很难发现,建议应从企业侧以及中介侧切入,沿着线索顺藤摸瓜,对于违规严重的银行机构及对应人员采取严厉处罚措施。
一位银行业人士建议,下一步应强化监管,提升违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完善内部治理,建立健全合理考评机制,加强业务员培训;缓解部分银行吸储压力还是要提升银行服务质量,增强客户黏性。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责任编辑:焦点)
-
伊利迎来了丰收的上半年。8月30日,该公司发布的财报显示,上半年,伊利营收634.63亿元,同比增长12.31%;归母净利润 61.33 亿元,同比增长15.23%。但更确切来说,伊利是迎来了高速增长 ...[详细]
-
e公司讯,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毫不松懈抓好秋粮生产,确保实现全年粮食丰收。 ...[详细]
-
叶国富向合资企业注资合共约7.43亿元,超过2021年10月名创优品购买叶国富所持有的80%权益的6.95亿元。此外,名创优品业务下滑严重,是否应该对其重新估值?名创优品曾在其官网承认收入在2018年 ...[详细]
-
7月29日,AZN.US)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受新冠药物等所有疾病领域业务增长的推动,该公司Q2营收及每股收益均超出市场预期。数据显示,该公司Q2总营收实现10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 ...[详细]
-
【相关阅读】 本报记者 包兴安11月份以来,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情况明显增多。iFinD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月20日,已有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计划发行规模为598.56亿元,远超出今年前 ...[详细]
-
斯里兰卡总体通胀率在7月份飙升至创纪录水平,在该国外汇储备耗尽之际,食品和燃料仍然稀缺。周五的官方数据显示,首都科伦坡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0.8%。6月份通胀率为54.6%。通胀冲天在政治动荡的背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导纳米)主要从事微、纳米级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正在申请科创板IPO。据招股书,微导 ...[详细]
-
实探“倒在B轮”的芯片公司诺领科技:目标做中国高通,现在“人找不到了”
一家名为“诺领科技”IC芯片公司倒在B轮的消息在芯片圈刷屏。在业内看来,即便是拥有豪华的创业背景也抵不住芯片市场降温带来的冲击。7月29日早间,第一财经记者前往南京实地探访诺领科技总部,发现目前办公地 ...[详细]
-
中国基金报记者 伊万港股今日弱势震荡。11月22日,港股宽幅震荡,午后探底,三大指数齐收跌。截至收盘,收跌1.31%,跌231.5点,报17424.41点,录得五连跌;跌3.21%,报3515.37点 ...[详细]
-
记者 | 黄华7月26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药康生物已宣布与全球最大的CRO研发外包组织)Charles River达成战略分销协议。根据协议,Charles River将获得在北美市场独家经销药康生物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