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全县静默,庄稼没法静默
农民日报 08-08 14:59
当前阶段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农民也要抓好农业生产,日报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全县
“因为我去地里打药,静默静默把我抓住了,庄稼都别跟我学,没法别出门了,农民就呆在家啊。日报”据报道,全县8月2日,静默静默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一位农民因疫情管控期间下地打药,庄稼被要求通过大喇叭向全体村民做10遍检讨。没法
在农村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农民当众检讨这种处罚方式力度不可谓不大,日报更何况这位农民年龄还不小。全县那他为何会受到这样的处罚?直接原因是从8月1日起,宁陵县紧急实行全域静默管理,要求“全县静默、乡镇静默、各村静默、户户静默”,而这位农民却在“静默”期间下地打农药。客观原因则是当地面临的疫情考验。
从7月31日至8月6日的7天时间内,宁陵县已累计报告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63例,并且病例源头仍不清晰,这样的疫情发展态势对县域来说确实挑战不小。而且紧邻宁陵县的民权县,无症状感染者连续多日增长,也带来一定外溢风险。所以当地采取了“除一线防疫人员外,其他人一概不能进出”的管控措施。据该县工作人员回应,村民对此接受程度不是很高,所以村里的防疫人员采用了一些比较简单粗暴的方法,“但是出发点是好的”。
防疫压力当前,出发点又是好的,看似无可厚非。不过好的出发点未必带来好的结果,尤其在打硬仗的时候,更要避免“好心办坏事”。
眼下,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这两场硬仗都到了吃劲的时候,如果光考虑一头,很可能会顾此失彼。疫情之下,人可以静默,为了抗疫可以忍受一时的不便,但庄稼没法静默,农业生产有其固有周期和时令节奏,停不了也等不得,关键环节管理跟不上,很可能会影响一季乃至一年的收成。
“立秋锄晚田,地松籽粒满。”立秋时节是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病虫害高发期和秋粮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如果防治病虫、灌溉等不及时,可能影响农民的“钱袋子”和国家的“粮囤子”。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阶段不仅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要抓好农业生产,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这位农民下地打药的是什么作物没有报道,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能让农民在这个时候还如此挂念,也必定是在关键农时的作物,都和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息息相关。宁陵地处豫东平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油料百强县,当地主产农作物包括花生、玉米、蔬菜等眼下亟须加强田管的作物。
据媒体报道,宁陵县今年落实秋粮种植面积40.77万亩,同比增加0.74万亩。那么当地在全域静默管理的研判和决策过程中,是否统筹考虑到了这些情况和农民需求?在发通知要求“不进不出”“各村静默”的同时,是否针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作出了系统安排?如果有所安排,是否通知到了有需求的农民?假如上述答案都是肯定的,那这位农民可能也就不必冒着做检讨的风险非要下地打药了。
此次事件发生后,当地的态度很好,第一时间承认做法简单粗暴,“是错误的”。但认错之后,不妨再多问一问,农民下地种田的当务之急解决了没有?全县其他村镇有没有类似的问题?目前当地疫情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那么下一步对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是否有科学方案?接下来如何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确保秋粮生产不受影响?
其实这样的问题,并非只有宁陵需要回答。近期,全国少数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给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都是动态清零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无论是抗疫还是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稳产保供这个“定盘星”“定海针”。
今年以来,面对全国多地疫情散发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在春耕和“三夏”关键时节,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明确提出,严禁以疫情防控为由,擅自设卡拦截、随意断路封村、不让农民下地种田、不让农机通行上路。以此为指导,我们攻坚克难夺取了夏粮丰收。
但从全年粮食生产来看,秋粮才是大头。“三秋”大忙在即,更是要用好统筹这个方法论,一环紧扣一环,抓紧抓实秋粮生产。在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落实分级分类精准防控措施,主动帮助农民打通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堵点卡点,同时积极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落实落细秋粮稳产增产关键措施,做好防灾减灾,确保防疫不放松、生产不耽误。
近段时间以来,行程码“摘星”,核酸检测结果要求全国互认,这对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基层工作存在防疫力量相对薄弱、农村卫生条件不足、管理难度大等客观制约。但越是如此,越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科学统筹,精准施策,高质高效打赢疫情防控和稳产保供这两场硬仗。
作者:李竟涵,来源:农民日报,原文标题:《全县静默,庄稼没法静默》。
(责任编辑:综合)
-
5D调查今日获悉,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进行“一升一降”:一方面,逐步把外包员工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确保每个德邦员工都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详细]
-
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召开 18个能源领域重大项目集中签约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李明明 北京报道9月17日,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开幕。本届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4部委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并以“数字赋能 绿色未来”为主题。本次论坛将发布《中 ...[详细]
-
新能源重摔:光伏市值一月蒸发3500亿 电动车被点名存在盲目投资
作者: 魏中原[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目前成了一个风口行业,吸引了大量技术、资本向这个行业集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转型升级方面的愿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部分省市、地方确实存在 ...[详细]
-
天津市肿瘤医院日间病房护士在转运医疗物资。 本报记者 龚相娟摄胡博杰右)和李文博左)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提供胡博杰左)在检查患者的眼部情况。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提供天津医科大学眼 ...[详细]
-
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团队宣布成功研发了三种针对猴痘的候选mRNA疫苗VGPox 1-3。据中国生物公众号消息,11月22日,国药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团队宣布成功研发了三种针对 ...[详细]
-
女子称华莱士烤翅上吃出大米状异物,商家:是骨髓沫子,可以食用
来源:信号财经【#女子称华莱士烤翅吃出米状异物# 商家:是骨髓沫子 可以食用】9月16日,陕西西安,女子称在华莱士打包了汉堡和烤翅,吃的时候发现烤翅上有米状白色异物。当事女子表示,联系商家后说这是鸡腿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见习记者 秦燕玲9月15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等国有六大行,以及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相比今年4月存款利率的下调,此次利率下行覆盖的存款品种更为广泛,从活期存款到定 ...[详细]
-
转自:证券日报9月15日,多家银行先后发布公告,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与此同时,部分国有大行大额存单利率亦同步调降。当天,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由于定期存款利率和大额存单利率出现下行,前来网点咨 ...[详细]
-
北交所成立一周年“成绩单”:110家上市企业融资超235亿元
今年9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宣布成立一周年。一年时间里,北交所制度框架迅速搭建,市场规模逐渐壮大,改革创新稳步向前。一组数据揭示出北交所近一年的发展成果——投资者参与方面,截至目前,北 ...[详细]
-
9月15日0时至24时,新增2例本土确诊病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3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8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