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峰会嘉宾热议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作为——科技创新,“下”沉“上”攀同时发力
浙江日报 记者 夏丹 王柯宇
11月9日下午,下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如约而至。乌镇为科中外与会嘉宾围绕“激发创新活力 促进健康发展”主题展开交流,峰会发力分享互联网创新经验。嘉宾技创
当今世界,热议数字技术引领的企业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驱动社会文明的数字上攀跨越式新发展,全球数字化浪潮势不可当。化浪何作在这场席卷全球的潮中数字化浪潮中,广大企业将以何为舟?新沉中外互联网领军企业的探索与思考,将带给广大企业哪些启发?下
深耕用户
创新是第一动力。数字化浪潮中,乌镇为科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峰会发力以“创新”为舟,嘉宾技创是热议企业必须练好的内功。
“技术创新不一定能够推动产业变革,但是产业变革必须依赖于技术创新。”一开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就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快速洞察客户的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供给。
“双11”临近,他以天猫零售平台为例,“平台上各行各业的商家,都能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商品创新,背后依托的正是天猫大数据驱动商品创新的平台。”
作为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用户至上”的理念成为现场不少互联网企业家的共识。回顾创业路,小红书创始人瞿芳认为科技创新提升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流程,从而能更好地服务用户。而与用户在一起,始终是公司的一门“必修课”。“深耕用户是小红书最重要的基因和传统,我们很多战略都是跟着用户的需求走。”瞿芳说。
在数字化浪潮中争先争优,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步伐既要向“下”沉,更要敢于向“上”攀登。论坛上,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刘健向大家展示了中兴通讯勇闯无人区的雄心。“在新一轮科技变革中,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重点要瞄准关键技术突破、无人区突破。”他认为,“无人区”包括了基础理论、“0到1”新技术等多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大有可为。
共建数字化新生态
数字经济时代,更有活力的创新生态,日益成为产业制胜的焦点。当前,围绕数字科技的生态创新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中国走在世界技术创新之巅的必要路径。
“数字时代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生态与生态之间的竞争。”张勇认为,企业如何围绕应用场景,打造开发者软件、硬件应用等多主体高效协同的技术生态,是竞争建立核心优势的关键。而培养一个充满活力的繁荣的创新生态,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创新的政策环境,更离不开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
不谋而合,刘健也提到,“全面推进数字化变革,单靠几个领军企业和头部企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跨行业、跨领域的多方协同,共建数字化新生态。”他介绍,中兴通讯目前已经联接了500多个生态伙伴、汇集数千种业务和终端,充分汇聚优质资源和多方能力,为客户提供成本最优、快速部署的富有竞争力的行业数字化方案。
而数字化时代的创新生态,离不开两大关键主体——互联网企业和实体制造企业。它们在融合创新中碰撞出的火花,犹如数字化浪潮溅起的朵朵浪花。
在特斯拉位于上海的汽车工厂,从一开始就按照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标准打造,而不是在传统燃油汽车生产工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互联网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的演进,有效帮助了大规模生产制造的传统企业,或者说帮助传统行业进入下一个发展高峰期。”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深有感触地说。
另一边,互联网企业领军企业京东集团,也大步走进了实体制造。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徐雷介绍了京东在江苏常州的尝试——依托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京东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成功接入常州市内600余家工厂的4万多台设备,并成功消化3亿多元的剩余产能,助力区域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市场依然广阔
面对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始终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走出一条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中国的切实行动。
在中国这片数字经济热土上耕耘了近30年,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充分尝到了互利共赢的甜头。论坛上,思科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黄志明以视频形式,与大家分享了思科与中国的深厚缘分。
“我们在中国有研发、供应链、服务、销售等多种投资,和中国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紧密合作,倾听和满足他们关于可持续的需求。”他介绍,过去这些年,思科网院为中国ICT行业培养了超过106万名毕业生。同时,他提到,就在2022财年,思科中国获得了思科总部颁发的代表思科最高荣誉的“年度国家奖”。
“我们很高兴思科中国作为一座桥梁,向思科总部展示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进一步增强了思科投资中国的信心。”黄志明说。
数字化发展道路上,中国不但吸引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扎根中国发展,也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大胆走向全球,贡献中国数字技术力量。
论坛上,中国网安企业的“领头雁”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分享了一组激动人心的数据——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将达到211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3万亿元,一个万亿规模市场正等待中国网络安全企业大展拳脚。为此,奇安信积极拥抱海外市场,去年全面开启国际化,现已成功打入了印尼、新加坡、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网络安全市场。
(本报乌镇11月9日电)
(责任编辑:焦点)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曾子建 每经编辑 叶峰 投基Z世代,Z哥最实在。今天的行情,太让Z哥尴尬了。午间,沪指一度大涨突破3100点,Z哥原本以为牛市行情要来 ...[详细]
-
来源: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记者5月18日获悉,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日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推进本市金融机构持续平稳运行更好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并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正在向创新药企转型的再次引发关注。国产仿制药输液龙头科伦药业近日将生物大分子肿瘤项目A授权给默沙东,进行中国以外区域范围内的商业化开发,里程碑付款累计不超过13.63亿美元,并按双 ...[详细]
-
为落实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工作部署,北京公交集团已于2022年5月17日起,在重点线路和站台开展查验健康宝乘车工作。为配合做好一卡通升级工作,最大限度方便乘客乘车,从2022年5月19日零时起,市民 ...[详细]
-
开展新一轮设备更新投资!三部门发文: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支持外资企业在华投资,这些行业将受益
1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出,要紧密衔接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形成政策叠加组合效应, ...[详细]
-
强二线城市“借生救市”:多胎家庭获得“新房票”,大城市生育率持续下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洁 广州报道近期,多个强二线城市出台了房地产相关政策,这些政策有一个有趣的点,即面对的群体是:二孩或是三孩家庭。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5月13日,据南京房地产业协会消息,自5月1 ...[详细]
-
美股股指期货周三盘前承压,欧股小幅走低。在隔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鹰派言论后,美元保持坚挺,黄金试图站上1820,投资者聚焦美联储官员接下来的讲话。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6%,标普500期指跌0.8%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今年10月以来,沪指连受3000点考验,多家基金公司、券商资管机构宣布自购旗下基金,不仅以“真金白银”彰显对A股的信心,也为市场带来了丰富的增量资金。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参与自购行动的基金已超过百家 ...[详细]
-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月芹 5月18日,经济观察网获悉,房企参与上海土地拍卖的资金门槛有望降低。近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以下简称“上海规自局”)分批次召集房企在沪负责人进行线上会议,疫情下,房企普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