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改革
●新华社记者 赵晓辉 刘慧 姚均芳
近日,场牵场全党中央、动资国务院批准了《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本市2月1日,改革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涉及的场牵场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这标志着经过4年的动资试点后,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正式在全市场推开,本市开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改革新局面,为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更广阔的场牵场全空间。
亮点突出 注册制实现全覆盖和基本定型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动资关键词是“全面”,主要是本市完成“两个覆盖”,一是改革覆盖上交所、深交所、场牵场全北交所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各市场板块;二是动资覆盖所有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另外,本市根据证券法的要求,优先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存托凭证也实行注册制。
主板改革是这次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重点,主要是充分借鉴试点注册制的经验,以更加市场化便利化为导向,精简公开发行条件,设置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放开新股发行定价和上市前5个交易日涨跌幅限制。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是试点制度体系简单的复制推广,而是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的全面优化和完善。本次改革呈现出四大亮点。
亮点一:优化审核注册机制。
审核注册机制是注册制改革的重点内容。这次改革保持交易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基本架构不变,重点是进一步明晰了交易所和证监会的职责分工。
具体来看,交易所承担发行上市审核的主体责任,对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进行全面审核。证监会同步关注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板块定位,对交易所审核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及时指导,并基于交易所的审核意见依法注册。同时,着重强化证监会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的责任。
市场人士认为,这次审核注册机制的优化将提高审核注册效率和可预期性,进一步增加市场获得感。
亮点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试点注册制4年来,先后设立科创板、改革创业板、合并深市主板与中小板、设立北交所,板块布局有了明显改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后,错位发展、相互补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将更加完善,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将迈出新步伐。
具体来看,沪深交易所主板将突出大盘蓝筹定位,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在上市条件方面与其他板块拉开差距。科创板将突出“硬科技”特色,提高对“硬科技”企业的包容性。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允许未盈利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北交所和全国股转系统将探索更加契合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成长特点的制度供给,更加精准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
亮点三:进一步完善监管和执法。
注册制改革是一场放管结合的改革,加强监管执法是基本保障。这次改革,充分总结试点阶段的经验,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执法进行了系统化安排。
在前端,坚守板块定位,加大发行上市全链条监管力度,压实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各层面责任,严格审核,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在中端,加强发行监管和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的联动,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加大退市力度,促进优胜劣汰。在后端,保持“零容忍”执法高压态势,形成强有力震慑。
亮点四:全面整合制度规则体系。
注册制试点是按板块逐步推进的,这次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统一注册制安排,对制度规则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完善,减少交叉重复,实现体系化、规范化、简明化。主板、科创板和创业板适用统一的注册制度,沪深交易所制定修订本所统一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业务规则,北交所与上交所、深交所总体保持一致。
立足国情 带动资本市场全面改革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注册制改革坚持三个原则:尊重注册制的基本内涵,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为此,必须抓住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一本质,突出改革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坚持放管结合,更加注重质量。
从试点情况看,注册制改革是一揽子改革。业内人士指出,在注册制改革的带动下,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系统性的制度机制重塑,市场结构、生态和功能出现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发行上市条件的包容性明显增强,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多层次市场板块架构和功能更加完善,“零容忍”执法的威慑力正在显现,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加速形成,对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从科创板到创业板,从增量到存量,试点在逐步推进中也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发行承销定价机制、科创属性评价、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评价标准、现场检查辅导验收标准、审核的内部制衡机制……通过改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试点的意义所在。
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的深层次变革,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必然有一个持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市场各方珍惜改革成果,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包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
监管体系如何更好适应注册制改革的要求,对于改革平稳落实落地尤为重要。证监会人士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场涉及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证监会将加快监管转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科技监管建设,切实提高监管能力。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改革试点的积极成效增强了全面实行注册制的信心,也奠定了基础。试点的成功经验表明,前进中的问题要用继续改革的办法来破解。这也正是探索中国特色资本市场发展之路应有的坚定与从容。
守住初衷 把改革进行到底
市场各方必须深刻理解注册制的基本内涵,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这是试点注册制4年来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是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核心要义。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看似一个名称的改变,背后却蕴含着从理念到制度的巨大变革。如果把企业上市比作一场赶考,注册制不仅是把主考机构从证监会变成了交易所,更重要的是主考理念和考试方式变了。
“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审核全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历史上,股票发行领域的腐败问题并不鲜见,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不透明。注册制下,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公权力运行全程透明,严格制衡,接受社会监督,与核准制有根本的区别。“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开门审核,这有助于公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从制度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证监会还刀刃向内,用严的纪律为注册制改革保驾护航。在审核注册流程方面,建立分级把关、集体决策的内控机制。在业务监督方面,完善交易所权责清单,建立健全交易所内部治理机制。在廉政监督方面,坚持和完善对交易所的抵近式监督和对发行审核注册的嵌入式监督……
注册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探索,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落地并不是改革的终点。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注册制改革的深入,中国资本市场不仅将给科技创新增添更多助力,为实体经济注入澎湃动力,也将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机遇。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责任编辑:知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社保、公募等四类长线增量资金入市可期 证监会呼吁投资者提高投资比例
证监会呼吁机构投资者提高权益投资比例社保基金、公募基金等四类长线增量资金入市可期本报记者 吴晓璐4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召开全国社保基金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 ...[详细]
-
财联社4月23日讯编辑 赵昊)全球最大的油田服务公司斯伦贝谢Schlumberger)称,全球石油行业有望重返甚至超越2008年的辉煌时期。斯伦贝谢公司于周五4月22日)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告诉投资者 ...[详细]
-
下一步,上海市将落实各项普惠纾困政策,抓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社会稳定有序。经历了平稳的开局后,由于3月份受突发疫情的影响,上海一季度经济运行前稳后降、稳中趋缓。根据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只能背水一战再战。作者丨金星 编辑丨月见来源:新熵尽管猛将“叛逃”,但董小姐还是稳的。8月30日格力公布半年报,上半年格力实现营收952.22亿, ...[详细]
-
财联社4月23日电,经杭州临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2022年4月23日起,临平区部分镇街启动Ⅱ级应急响应。临平区塘栖镇、崇贤街道、星桥街道启动二级响应,停止一切非必要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流动,让 ...[详细]
-
图1: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处分人员按职级划分图图2:全国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占比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85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33.8万件,谈 ...[详细]
-
苹果最畅销iPhone出炉:认同度果然高!12/13 mini最尴尬
苹果要放弃mini系列是有原因的,因为用户都不是很买单。消费者数据研究机构CIRP的一份新报告展示了iPhone阵营各款手机的销售状况。iPhone 13一枝独秀,占了全部iPhone销量的38%,1 ...[详细]
-
江苏银行回应未进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已完成测试,近期更新该行名单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个人养老账户投资公募基金的资格,是资金账户的一个功能,由基金业协会根据测试情况进行公布记者注:应与基金行业平台测试,证监会通过证监会网站、基金业协会网站、基金行业 ...[详细]
-
上海对保供物资质量问题开展调查国家卫健委21日通报称,4月20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830例,其中上海2634例,吉林9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552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