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达沃斯:分裂与合作丨全球经济能否拨云见日?IMF、欧央行、日央行、法国财长、萨默斯这么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郑青亭 北京报道
当地时间1月20日,达沃世界经济论坛在闭幕前举行了一场关于全球经济展望的斯分说重磅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裂合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作丨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全球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和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就当前的经济见日全球经济走势展开讨论。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央行经济形势“没有我们几个月前担心的日央那么糟糕”,但任何人都不应该得意忘形。行法对于即将发布的国财IMF最新预测报告,她说,长萨“不是达沃太好”,全球经济并没有“显著改善”。斯分说
她指出,裂合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7%,作丨而中国将达到4.4%,将重新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全球经济好转的重大积极因素。
拉加德则重申,欧洲央行将维持高利率,直到通胀被击败。她还敦促各国不要用宽松的财政政策来抵消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她说,“我们不想被迫(在提高利率方面)做不必要的事情。”
过去一年,许多央行都在积极收紧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欧美主要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涨幅都达到数十年甚至创纪录的新高。但近期,欧美的通胀数据均有所回落,这可能会使政策制定者放松并最终停止激进的加息周期。
然而,萨默斯表示,如果各国央行没有完成他们已经开始的工作,让通胀得到控制,这将是全球经济的“最大悲剧”。“目前最大的悲剧是,如果央行过早地偏离了确保价格稳定的重点,我们将不得不两次参与这场战役。”
与采取紧缩政策打击通胀的西方央行不同,日本央行一直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日本经济。
黑田东彦表示,委员会上月做出的将10年期日本政府债券收益率的容忍区间扩大到±50个基点的决定没有错,将继续实施“极度宽松”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他表示,2022财年日本经济增长了2%,预计2023年将维持这一增速,这意味着连续两年超过1%的潜在增速目标。
黑田东彦“唯一的遗憾”
“我们预计,可能从今年2月开始,通胀率开始下降,在整个2023财年,通胀率将低于2%。因此,我们决定暂时维持目前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黑田东彦将日本近期通胀上升归咎于进口价格上涨。
日本去年12月不含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为4%,已经达到央行2%目标的两倍,跃升至41年来的新高。不过,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日本的通胀率仍然相对较低。
“我们希望工资开始上涨,这可以以一种稳定和可持续的方式实现2%的通胀目标,但我们必须等待一段时间。”他补充说。
本周早些时候,日本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点-0.1%,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维持在0%附近。这一决定促使美元对日元汇率飙升近2%,创下自去年6月17日以来最大单日百分比涨幅。
作为日本央行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行长,黑田东彦将于今年4月正式卸任。因此,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达沃斯论坛。当被问到担任央行行长期间有什么遗憾时,他回答道,“我认为,在我担任日本央行行长的近10年间,我们试图根除通货紧缩并恢复经济增长,我们当然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
“总而言之,我认为政府的政策加上日本央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成功地改变了日本的经济结构和增长前景。但不幸的是,2%的通胀目标并没有以可持续和稳定的方式实现。”他说,“所以,这是我唯一的遗憾。”
中国经济复苏引起广泛讨论
在本周的达沃斯论坛上,有关中国经济复苏对于全球大面积通胀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辩论。有些人认为,由于供应链正在恢复,这可能会缓解欧洲近几个月来面临的部分通胀压力。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在国际市场上对石油和天然气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将加剧欧洲的通胀压力。
拉加德属于后者,她认为这将加剧欧洲的通胀,因为中国今年将消耗更多能源,增加的需求会带来更大的通胀压力。
她说,中国的开放“对中国有利,对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利,但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会面临通胀压力,这是因为中国去年消耗的能源水平肯定低于今年的消耗量,从世界其他地方购买的液化天然气的规模将高于我们之前所看到的,而当前没有那么多石油和天然气的闲置产能 。”拉加德补充道。
格奥尔基耶娃在讨论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她说,中国经济复苏是全球经济前景好转的积极因素,但这是不是会进一步推高油气价格,从而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仍然有待观察。
由能源价格推动的胀是去年欧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欧洲央行在2022年四次加息,使其存款利率达到2%。它在去年12月表示,将在2023年进一步加息以应对高通胀。
但最近的数据显示,欧洲总体通胀放缓,即使它仍远高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根据初步数据,欧元区去年12月的通胀率为9.2%。这是整个欧元区价格涨幅连续第二个月下降。
若停止打击通胀,美国将面临滞胀危机
萨默斯强调,如果美联储过早地停止打击顽固高通胀的斗争,美国经济将面临一场1970 年代式滞胀危机的威胁。他说,将通胀目标上调的做法将产生高昂的代价,“它最终会产生不利影响,就像它在 1970 年代以惊人的方式所做的那样。”
萨默斯说,近期确实有一些积极的事情,让我们感觉比几个月前要好,但是能松口气绝不意味着能自满。
“通胀率下降了,但正如暂时性因素早些时候推高了通胀率一样,暂时性因素导致了通胀率的下降,就像在许多旅程中一样,旅程的最后部分往往是最艰难的。”
“我们必须坚持到底,因为如果允许通货膨胀回升,那不仅会危及价格稳定,影响一些最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还会对周期稳定构成非常大的风险。”他说,“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考虑那些被抛在后面并在所有这些必要调整中承受最大负担的人。这在未来几年也将是至关重要的。”
萨默斯认为,世界在未来15年内被另一场比肩新冠大流行规模的事件撼动的可能性高于50%。“我要指出的是,在我看来,未来15年内出现新冠病毒规模问题的可能性高于50%,而且世界对这种可能性完全没有准备。”
萨默斯还分享了他认为的近期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其中包括新冠病毒再次变异的可能性。
此外,他最担心的还包括:由于央行信誉受损导致通胀卷土重来;如果利率上升超过预期,许多地区的高债务以及“在本国国内和全球范围金融救火”的潜在需求;超级民粹主义对选举的影响;亚洲和中东的地缘政治风险。
法国:中国必须是全球系统的一部分
勒梅尔表示,过去三年,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全球化阶段。“我们从市场驱动的全球化转向政治力量驱动的全球化。我们必须要汲取所有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要避免最糟糕的情景。要拒绝分裂,要支持协作,要拒绝贸易战……”
谈到对中国的立场,他表示,欧盟与美国的看法并不一致。他说,在新的全球化中,需要所有国家进行协作,包括中国。他强调,法国并不反对中国,愿意同中国合作。
“中国不可能被排除在外,中国必须是全球系统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在美国和欧洲之间的不同看法。”他说,“我们不想反对中国,我们想与中国接触,我们希望中国遵守同样的规则。”
他强调,良性竞争对大家都是有益的,希望各国都能遵守同样的规则,包括知识产权、公平竞争环境、市场准入条件等。
在欧洲能源危机背景下,欧盟领导人认为,欧洲的低碳发展正在遭受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冲击,欧洲跨国公司将在美国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技术市场上遭受歧视对待。
对此,勒梅尔回应道,法国相信,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最好的回应是拥有欧洲的《通胀削减法案》,也就是欧洲拥有这种简单、有效且大面积的补贴方法来投资欧洲的绿色工业。
他强调,需要在绿色产业问题上采取全球性做法,欧盟需要迅速有力的产业政策。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探索)
-
来源:CCTV4美国总统拜登今年8月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引发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不满。当地时间22日,法国财长勒梅尔在巴黎表示,法德一致同意,欧洲需要对美国政府支持部分美国行业的计划作出强硬回应。勒梅 ...[详细]
-
转自:北京商报今年年初以来,欧洲多国继续温暖天气,阿尔卑斯山及周边区域大量滑雪场积雪消融,岩石杂草裸露。受此影响,这些滑雪场经营遭遇干扰、从业人员收入下降、游客体验走低,很多重要冰雪赛事也被迫取消。在 ...[详细]
-
中证协下发IT安全三年提升计划 行业强化监管倒逼数字安全市场爆发
来源:证券日报1月6日消息,中证协向券商下发了《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后称“计划”)。“计划”对 2023 年至 2025 年的券商 IT建设重点提出 33 项工作 ...[详细]
-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砥砺奋进开新局,凝心聚力再出发。2023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此外,各银行正陆续召开2023年工作会 ...[详细]
-
公司延长了三座核反应堆的停运维护时间,这加剧了气温下降给法国及周边国家的电力供应带来的压力。法国电力公司周三在其网站上表示,Flamanville 2号核反应堆的重启时间推迟5天,至12月1日;Cru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多家三元正极材料公司去年业绩“预喜” 笃定高景气 行业积极扩产
本报记者 王 鹤今年1月份以来,、、、等先后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公告显示,上述业务涉及三元正极材料的上市公司,去年均实现了净利润大幅增长。“下游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增长,给三元正极材料相关企业带来了饱 ...[详细]
-
苹果正开iPhone 16 Pro:药丸区域缩小50%以扩大灵动岛面积
国外科技 Howtoisolve 最新爆料称,苹果内部已经着手研发 iPhone 16 Pro 机型了。此前有消息称,苹果将会在 2024 年改用屏下 Face ID 传感器,不过最新爆料表示药丸区域 ...[详细]
-
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自疫情以来,英国经济增长一直落后于世界最大经济体,远远低于该组织的平均水平。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英国GDP收缩了0.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月13日消息,开盘涨超3%。截至发稿,股价报446.67元,最新市值10910亿元。消息上,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291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