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或将于10月赴港IPO,但它赚钱越来越吃力
记者 | 卢奕贝
9月8日,卫龙据彭博社报道,于月中国零食生产商卫龙正在考虑最早于10月份启动香港IPO,赴港融资规模可能达到5亿美元左右,赚钱目标估值47亿美元。吃力卫龙方面表示不予置评。卫龙
三度冲击港股上市后,于月卫龙或许终于要成为“辣条第一股”了。赴港
早在2021年5月,赚钱卫龙便首次在港交所递表,吃力但由于上市材料在6个月内未获批,卫龙从而“自动失效”。于月2021年11月,赴港卫龙再次递表并通过了上市聆讯,赚钱但因市场环境欠佳而押后上市。吃力到2022年6月27日,卫龙第三次在港交所递表,于6月28日再次通过港交所聆讯。
卫龙身价则在这一过程中急速飙升。
2021年5月8日,卫龙宣布完成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的5.49亿美元Pre-IPO轮融资。据招股书,上述投资方认购卫龙约1.22亿股,折合每股成本为4.48美元,由此计算,卫龙的投后估值达到了94亿美元,即636亿元人民币——这超过了、、、、5家同类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
但在过去的一年里,卫龙正面临利润增速放缓的局面。2019-2021年,卫龙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3.85亿元、41.2亿元和48亿元,净利润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同比增长38.18、24.41%和0.97%,由此可见利润增速连降三年。
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上涨给卫龙带来不小压力。招股书显示,2018年,国内大豆油的价格为5.7元/千克,2021年大豆油价格上涨至9.6元/千克,涨幅明显。公司称,这是由于同期国际市场大豆价格在不断上涨所致。而大豆正是辣条的主要原材料。迫于成本压力,卫龙于2022年4月宣布涨价。
图片来源:微博@卫龙食品此外,凭借辣条起家的卫龙,似乎也正试图摆脱对辣条的依赖。
目前卫龙的产品主要有三个品类,分别为调味面制品——即人们熟悉的“辣条”,包括大面筋、小面筋等等;蔬菜制品,比如魔芋爽、海带等零食;豆制品及其他产品,包括软豆皮、卤蛋和豆制品。
从营收结构来看,调味面制品始终为卫龙第一大收入来源,近年对营收贡献率持续在60%以上,但问题在于,辣条对收入增长的贡献有点后劲不足了。2021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仅8.5%。对此形成对比的是,蔬菜制品2021年收入同比增加42.5%至16.6亿元。
比起辣条,人们现在更爱魔芋。眼下,卫龙天猫旗舰店中销量最好的产品是魔芋爽,月销量超6万,而大面筋的月销量为3万。卫龙也看到了这个趋势,并大力投入。招股书称蔬菜制品每千克平均售价较2020年下降2.5%至27.4元,对蔬菜制品开展了促销活动,以占领更多市场。
图片来源:卫龙天猫旗舰店而卫龙在营销推广上面花的钱越来越多。
2019年至2021年,卫龙推广及广告费用分别为3080万元、4670万元及7870万元,三年间增长了2.5倍,占营收比重分别达到8.31%、9%、10.85%。这也是卫龙近年利润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辣条所在的辣味休闲食品行业是高度分散的。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零售额计,2021年前五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11.5%。其中卫龙是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仅为6.2%。而卫龙得以脱颖而出,或许要归功于其年轻化的营销推广。
卫龙官网的企业发展历程中,2015-2016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卫龙实施一系列品牌及营销策略,以升级品牌形象。或许不少人还记得,2016年9月8日,卫龙在iphone7发布的时候,蹭着新品发布热点,推出了模仿科技风的Hotstrip 7.0广告海报。除了苹果,卫龙还曾在2017年蹭上小米新品发布热度,广告海报的slogan是“因细节而发烧”。这也开启了卫龙疯狂与各路品牌联名、在节假日节点花样百出的营销。
只是这也迎来了反噬——今年3月,卫龙在产品包装上印着“约吗”、“贼大”、“强硬”等词汇,后公开道歉,并决定停止有争议包装的生产。这也或将影响卫龙在赴港IPO后的市场反应。
(责任编辑:焦点)
-
行业低谷期逆势IPO,“煤二代”张晋芳能否带领集创北方顺利闯关?
每经记者 朱成祥 每经编辑 杨夏 2021年,驱动IC厂商集创北方在“缺芯潮”下赚得盆满钵满。但2022年,形势急转直下。芯片总体环境从“缺芯潮”转为“砍单潮”,驱动IC正是“重灾区”。2022年,国 ...[详细]
-
央视网消息:说起辽阔的大草原,大家会想到广袤、翠绿、宁静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近年来,内蒙古围绕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定位,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两天,鄂温克旗牧民特 ...[详细]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杭州庞谷贸易有限公司与上海庭璨进出口有限公司相关买卖合同纠纷新增开庭公告,被告为上海庭璨进出口有限公司,相关案件于6月6日在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开庭。工商信息显示,上海庭璨进出 ...[详细]
-
按照北京最新防控政策要求,自6月7日星期二)开始,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正常开放。开放时间为9时至17时,16时停止入场,周一正常闭馆。该馆提醒,观众参观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配合测温和北京“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2日晚,发布公告,公司接到董事长汤丽君的通知,其于11月22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汤丽君涉嫌内幕交易昊志机电股票,根据证券法、行 ...[详细]
-
【股民必备】||||||||||||||||6月6日消息,三大指数早间震荡走强,沪指重回3200点上方涨超1%,创业板指尾盘涨超4%,科创50指数大涨超4%,锂电、光伏等赛道股集体走高,科创板次新股持 ...[详细]
-
“伦镍事件”余波再起!LME被索赔4.56亿美元!最新回应:毫无依据、积极抗辩
“伦镍事件”余波再起。6月6日,港交所早间公告,旗下LME因镍合约交易面临诉讼,原告索赔金额约为4.56亿美元。LME管理层认为该申索毫无法律依据,LME将积极抗辩。港交所:LME一直以市场的整体利益 ...[详细]
-
红杉顾翠萍对话西湖大学许田:“科技+资金=生物科技创新巨大变革”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洪杉来源/红杉汇ID:Sequoiacap)20世纪后半叶,如分子生物学等一系列突破,让科学家对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充满期待。也因此,21世纪被 ...[详细]
-
本报记者 孟 珂“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非常踊跃,一共有1.3万家企业申报,经省市、区)初审和工信部审核,目前已完成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8月30日工信部举行的“新时代 ...[详细]
-
激光雷达领衔智能化“下半场”?新车型与政策双驱动 这些上游环节最受看好
《科创板日报》6月6日讯编辑 郑远方),6日早间,智能驾驶板块走强,其中多只激光雷达概念股大涨。截至发稿,万集科技涨停封板,永新光学、炬光科技、蓝特光学、腾景科技涨超5%。消息面上,汽车智能化下半场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