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国际货币格局显现新特征
来源:经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温彬国际货币格局出现新特征。国际格局美元指数攀升,货币其他主要货币则大幅下挫,显现新特各币种在国际支付中的温彬占比也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然而,国际格局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货币份额总体呈下降态势,其重要原因是显现新特美国对金融制裁的滥用,尤其是温彬频频将SWIFT“公器私用”。滥用制裁削弱了美元地位。国际格局展望未来,货币国际货币体系重塑的显现新特步伐可能会进一步加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温彬全球货币格局出现新特征。国际格局
在度过初始那段较为混乱的货币时期后,随着美国经济逐步恢复和加息预期升温,美元指数从2021年5月份起进入上行通道,而欧元、英镑、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则同步走弱。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加速攀升,其他主要货币兑美元则大幅下挫。截至7月末,美元指数收于105.8361,较上年末上涨10.28%;欧元同期贬值10.05%;英镑贬值10.00%;日元贬值15.73%。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也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不过波幅明显小于其他主要货币,今年前7个月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贬值5.74%,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则微涨0.15%。
与汇率走势相对应,各币种在国际支付中的占比也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美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2020年12月份为38.73%,2021年12月份升至40.51%,到今年6月份则进一步升至41.16%,较2020年末上升2.43个百分点;同期欧元、英镑、日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均呈震荡下降态势,今年6月份分别为35.55%、5.96%、3.01%,较2020年末分别下降1.15个、0.54个、0.58个百分点。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一度大幅攀升,2021年末2022年初甚至一度超越日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货币。不过此后,伴随着人民币走弱,其在国际支付中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今年6月份为2.17%。
无论是从汇率走势还是从国际支付占比中都不难看出,近段时间,美元在国际市场中的重要性明显有所提升,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
第一,美国经济率先复苏推动美元走强。在大规模刺激下,美国经济复苏的速度较其他发达经济体明显更快。尽管今年以来全球性滞胀乃至衰退预期愈发强烈,甚至在美国GDP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折年率下降、已经出现技术性衰退的情况下,市场仍普遍认为美国经济要好于其他发达经济体。
第二,疫情中美联储主导的美元互换机制进一步拓展和强化了美元的流动性。在疫情暴发初期以及俄乌冲突初期,外汇市场均出现了明显的因流动性紧张而推升美元币值的现象。美元的这种终极避险功能一定程度上是其“别无选择”(TINA)效应的体现,而美联储通过推动货币互换机制化、多边化,又进一步拓展并强化了全球对美元的依赖。
第三,美元2021年以来走强与美国政府换届也有一定的关系。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更加关注贸易平衡,相信弱势美元有助于增加出口,因此特朗普本人曾频向美联储施压维持弱势美元。而在美国政府换届后,这种政治压力明显减弱。今年7月份,美现任财政部长耶伦就曾表示,美国致力于市场决定美元汇率。事实上,如果从降低进口价格的角度看,维持强势美元或许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破解美国当前最大的难题——高通胀。在强势美元的压力下,其他主要货币则普遍走弱,特别是今年以来,由地缘政治冲突所引发的能源危机使欧洲的经济前景极大恶化,令欧元兑美元一度跌破平价水平;而日本央行在各国普遍加息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日元大幅贬值。
然而,通过观察全球外汇储备份额的变化,又会发现货币变局的另一面。疫情以来,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总体呈下降态势,尽管2021年一季度该占比一度大幅提升,但随后又波动下降,今年一季度末为58.89%,较2020年末略降0.04个百分点;同期欧元、日元占比分别降低1.23个、0.67个百分点,而英镑、人民币占比分别提升0.24个、0.59个百分点。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地位下降或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包括美国沉重的债务负担以及美联储的“大放水”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对金融制裁的滥用,尤其是其频频将SWIFT“公器私用”,这必然会促使一些国家加快“去美元化”的步伐。此前,为回击美国制裁,俄罗斯、伊朗和部分欧洲国家就一直积极探讨减少以美元结算的石油贸易,而今年俄罗斯央行外汇储备被冻结,则让更多国家和地区重新审视美元储备的价值。在此背景下,美元在SWIFT统计的国际支付市场份额中上升,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全球外汇储备份额中下降,这二者之间鲜明的反差或许更能反映滥用制裁对美元地位的削弱。尽管SWIFT在跨境支付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但并非所有跨境支付均要通过它来完成,因此上述数据的反差部分或许也能被全球跨境支付体系的多元化所解释,即一些国家为摆脱潜在的政治干预而努力构建SWIFT以外的跨境支付网络。
美国通过SWIFT制裁他国早有先例,但近年来变本加厉,由此造成美元储备份额存在长期趋势性下降的可能。特别是2015年以来,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逐年减少,相反,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份额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能源和粮食危机、美联储加息等诸多因素交织影响下,全球经济政治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原有国际货币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无论是俄罗斯宣布用卢布结算还是印度宣布用卢比结算,本质上都是对传统美元霸权的一种挑战。
展望未来,国际货币体系重塑的步伐可能会进一步加快。在这场全球货币的大变局中,中国不仅应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更应积极参与新的国际规则制定,从而为推动形成更加公平、稳定、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贡献中国力量。
温 彬(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热点)
-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布局的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海上风电产业逐渐向大功率、深远海挺进。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国内首艘“运输 ...[详细]
-
来源:券商中国创业板首只连续8个“20cm”涨停股诞生!2月13日,连续第八日涨停,股价由2月2日复牌前的10.58元/股一路飙升至45.52元/股,累计涨幅高达330.25%。当日晚间,公司披露股票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经济参考报当前,从中央到地方正加快谋划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整合、上市将进入活跃期。《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新能源、 ...[详细]
-
◎记者 张良 王乔琪建筑工程质量事关最关心、最直接、最根本的利益,事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下称《纲要》),从强化工程质量保障、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打造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路透社报道,在马斯克解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账号后,一些活动人士21日敦促在推特投放广告的商家发布声明,从这家社交媒体平台上撤下广告。报道称,在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大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李雯珊2月13日,锂电池公司发布了与京山市人民政府合作的投资公告。公告显示,雄韬股份计划以约105亿元的总投资额,预计3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 李雯珊2月13日,锂电池公司发布了与京山市人民政府合作的投资公告。公告显示,雄韬股份计划以约105亿元的总投资额,预计3 ...[详细]
-
2月14日,金融市场密切关注本周二公布的美国1月CPI,但对美国消费者来说,供应链环节可能带来新的通胀上行压力,并将直接威胁到他们的钱包。这应该是比CPI数据更让人头疼的问题。问题在于,消费者需求不足 ...[详细]
-
太古股份公司B11月23日耗资457.95万港元回购50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美股股指期货周五盘前小幅攀升,投资者今日聚焦晚些时候的美国ISM非制造业PMI数据。截至发稿,道指期货涨0.2%,标普500期指涨0.2%,纳指期货涨0.2%。德国DAX指数涨1.0%,英国富时指数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