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消费金融获银行间同业拆借资格 系消金行业第21家
转自: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11月15日(记者 朱玲)又一家持牌消金机构获得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资格。平安日前,消费行间系消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平安消费金融”)表示已于近期正式获批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金融金行
据中国网财经不完全统计,同业目前持牌消金共有21家获得同业资格,拆借其中2022年新增的资格是蒙商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和平安消费金融。业第
获批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平安消费金融成立于2020年4月,平安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消费行间系消天眼查显示,金融金行其股东构成为,同业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0%,拆借陆金所的资格三家关联公司合计持股70%。
平安消费金融在开业后推出了首款产品“平安小橙花”,业第主打以“贷款+支付”为核心的平安智能钱包功能。据平安消金App显示,小橙花最高可借额度20万元,年利率为14%-24%。
记者注意到,仅从注册资本来看,平安消费金融已经位于行业前列,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的100亿、蚂蚁消费金融的80亿、捷信消费金融的70亿以及兴业消费金融的53.5亿。
而业绩上来看,中国平安2021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联营企业平安消费金融,账面价值已相较成立之时降低1.51亿元至13.49亿元。另,根据相关披露数据推算,平安消费金融2021年度仍为亏损。
在今年4月份,平安消费金融落地了开业以来首单15.25亿元银团贷款。
今年6月,上海银保监局发布的《关于2021年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21年纳入通报的业消费投诉事项73569件。对非银机构的投诉中,平安消费金融的投诉量位列非银机构第三名。
持牌消金共有21家获得同业资格
据中国网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持牌消金共有21家获得同业资格,具体包括分别是招联、海尔、捷信、苏宁、马上、华融、兴业、湖北、晋商、中银、北银、锦程、盛银、中邮、杭银、长银、金美信、河北幸福、蒙商和平安消费金融。
零壹智库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股东资金、同业拆借、银团贷款、发行金融债及ABS。一般来说,融资成本从低到高依次为股东资金、同业拆借、发行ABS、金融债、银团贷款。
据业内人士介绍,同业拆借成本一般在3%-5%。由于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目前同业拆借依然是消费金融公司主要的融资手段。
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总额达到7530亿元,同比增长43.5%。贷款余额和资产总额2020和2021两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2.6%和22.8%,已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的年均增速。
(责任编辑:综合)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高江虹 北京报道8月31日,江苏京东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航空”)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CCAR-121部《航空承运人运行合格证》。这意味着,京东航空将正式投入运营。京东航 ...[详细]
-
涉嫌操纵市场40次 韩国肉鸡协会被开出12亿韩元“最高”罚单
这两年韩国炸鸡的主要食材肉鸡的价格持续上涨,据韩国肉鸡协会上周的最新数据,以本月11日为基准,小号肉鸡的价格达到每公斤2690韩元约合人民币14元),创下2019年1月以来的最高值,过去三年上涨了近八 ...[详细]
-
来源:少数派投资今年以来,乌俄战争的爆发,东航事故的发生,疫情的反复,悲剧频繁上演,想必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慨:“活着真好”。当下的我们避开了多少次意外才能健康地活着,企业亦是如此,投资亦是如此。笔者 ...[详细]
-
马上又要有一批毕业生入职了,对于新人来说,求职不再只是被动接受公司对自己进行背景调查。现在的年轻人选择主动出击,展开一系列反向背景调查,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氛围、经营状况等软硬件指标。看风评搜索求职 ...[详细]
-
五道口金融学院周道许:金融科技安全是整个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新网11月22日电 题:五道口金融学院周道许:金融科技安全是整个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2022论坛年会”于此间举行,《金融保险网络安全合规技术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在由清华大学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灰蒙蒙的催泪瓦斯尘雾中,穆斯林祈祷者架起路障,向犹太礼拜者和身穿防暴盔甲的以色列警察掷出一块块石头——一如每年的伊斯兰教斋月,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的阿克萨清真寺又一次爆发暴力冲突。今年的伊斯兰教斋月 ...[详细]
-
《德黑兰时报》4月16日报道,伊朗贸易促进组织阿拉伯及非洲司总司长表示,伊历1400年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伊对阿拉伯及非洲国家出口额达162.9亿美元下同),较上年增长20%。伊拉克、阿联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今年以来,光伏产业链供需仍存结构性失衡,据统计,1~6月,中国多晶硅产量约36.5万吨,产量同比增长53.4%,仍不能满足下 ...[详细]
-
来源:中国经济网一季度,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受3月中下旬部分地区疫情影响,稳就业压力有所加大。从全年来看,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仍有较好基础和条件,随着疫情影响得到控制,以及各项就业优先政策落地见效,就业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