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趣尔“奶安全危机”背后:家族企业掌权,曾借直播带货走出退市危机
新浪财经 杨雪梅
纯牛奶中查出本不应该出现的麦趣添加剂“丙二醇”,网红奶遭遇一场庞大的尔奶食品安全和信任危机。
近日,安全曾因好喝、危机危机口感浓醇而走红的背后麦趣尔牛奶陷入了食品安全问题。品牌方紧急下架相关批次的家族产品后,目前正在接受监管部门进驻和全面抽样检测工作。企业
这家曾在1993年创立,掌权曾借直播走出2014年登陆资本市场的退市公司,曾以蛋糕、麦趣面包等烘焙系列食品起家,尔奶后扩展至乳品市场。安全后来,危机危机由于连续两年陷入巨大亏损,背后麦趣尔在2019年一度陷入退市危机。家族后来,麦趣尔调整业务线,聚焦牛奶板块,并趁着直播带货和社交媒体种草的东风,打着新疆奶的旗号,于2020年重新获得增长。
但被流量捧起来的网红奶,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却出现巨大纰漏,这让不少消费者愤怒。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添加剂事情对麦趣尔来说会是一个致命的伤害,本身其市场体量不大、利润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且护城河不高,对于麦趣尔来说,未来如何去消除影响,重新赢得消费端的信赖和信心,是他们下一步很重要的工作。
麦趣尔背后:实控家族身价超6亿,大股东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化食品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是乳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烘焙食品的连锁经营。其中乳制品主要包括灭菌乳、调制乳和含乳饮料三大系列20余种产品。烘焙食品方面,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36家烘焙食品直营连锁门店,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北京地区。
1993创立的麦趣尔最初是以蛋糕、面包等烘焙系列食品走入市场,2002年开始拓展乳制品业务。2014年1月28日,麦趣尔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当日收盘市值为33.49亿元。
麦趣尔是家族企业,根据其2021年年报,李玉瑚、王翠先、李勇、李刚总共持有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3.85%的股权。而李玉瑚、王翠先为夫妻关系,李勇和李刚分别为李玉瑚、王翠先长子和三子。
根据麦趣尔当前13.95亿元的市值,其背后的李玉瑚家族身价6亿。麦趣尔背后,是创始人从乞丐到成功企业家的成功故事。但风光背后,这家企业还隐藏着诸多问题。
企查查App显示,麦趣尔大股东新疆麦趣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失信总金额为116.39万元,失信行为均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执行法院为昌吉市人民法院。此外,新疆麦趣尔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5亿元,执行法院为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目前,对于被执行5亿元一事,麦趣尔方面还未回应。
定位中高端市场,被流量捧起来的网红奶
根据麦趣尔2021年财报,2021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1.46亿元,同比增长30.93%;归母净利润1845.75万元,同比下降65.01%。其中,按产品分类,乳制品实现收入7.33亿元,同比增长57.75%,毛利率14.87%。
从营收结构来看,乳制品是其核心支柱业务,为营收贡献64%,烘焙食品为23%,节日食品5%,其他收入近8%。
这两年,麦趣尔牛奶业务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在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营收比增长了约83%。
2022年4月16日,麦趣尔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本公司已建设完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对公司现有新品研发特别是质量检验能力有很大提升,进一步保障产品的安全。”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研发费用却在减少。其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数减少1.22%(绝对额减少6.39万元)。同时2021年主要材料价格上涨11%,其营业成本同比增加。
一定程度上,乳制品业务的增长主要与麦趣尔近两年的网红策略有关。一方面,通过头部主播带货、社交媒体种草造势;另一方面,宣传中强调新疆产地,走中高端路线。麦趣尔奶的公开宣传提到,源自新疆天山牧场纯正奶源香醇好奶,一口好奶滴滴香浓。
在刚刚过去的618大促,麦趣尔名列天猫液态奶常温乳制品品牌预售额TOP 10中的第一名。今年6月24日,还有投资人提问,麦趣尔各大电商平台销量都名列前矛,是否有自己出钱购买榜单的嫌疑?对此,麦趣尔财务总监许文否认,公司是上市公司,严格按法律法规,合法经营,没有此情形。
此外,近两年麦趣尔还曾中标“昌吉市2021年9月-2022年6月学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饮用奶采购”、“2021-2022学年乌鲁木齐市学生饮用奶采购招标”、“阜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饮用奶采购”等多个学生饮用奶项目。
在社交媒体上,麦趣尔牛奶多次因为“好喝”引起关注和讨论,甚至有消费者称其为“天奶”。
但此次添加剂风波发生后,不少消费者质疑“好喝”的麦趣尔背后有猫腻。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新浪财经,具有地方特色的小众品牌,这几年在差异化竞争中,得到了消费者青睐和追捧。其中既有消费端思维和消费行为的变化,也是它们自身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体现。但是麦趣尔事件发生后,相对会为新疆牛奶市场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未来消费者对地方特色的产品,可能会更加的谨慎。
丙二醇是合法添加剂,却不应出现在牛奶中
6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中国质量新闻网报道称,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在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中,麦趣尔生产的两批次纯牛奶抽检不合格,检出国标要求不得使用的“丙二醇”。具体抽样时间是今年的5月26日,具体检出量是每公斤里面0.318g和0.321g。
事情发生后,6月30日,麦趣尔股价“一字”跌停,深交所也紧急下发关注函,要求麦趣尔核查媒体报道是否属实、是否会召回已售出产品、下架相关产品等。
当日晚间,麦趣尔公司发公告称,已对该两批次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并积极受理消费者诉求;当地监管部门已进驻公司,检测机构对相关产品开展全面的抽样检测工作,本公司全力配合抽检工作。
目前,新浪财经发现,在电商平台的麦趣尔官方旗舰店,纯牛奶和高端奶系列产品均已下架。
资料显示,丙二醇是一种合法、常见的添加剂,运用在食品行业,可以作为一种溶剂,将防腐剂、色素、抗氧化剂等难溶于水的食品添加剂溶解,再加入食品中。此外,丙二醇还常被添加在化妆品、牙膏和香皂中、运用在医药工业中。也就是说,按照规定剂量、在规定的品类中使用是可以的。
丙二醇在食品中的使用,包括在啤酒加工工艺和提取工艺中作为加工助剂;作为食品用合成香料使用;作为食品添加剂,用在生湿面制品(面条、馄饨皮、饺子皮、烧麦皮)和糕点里面,使用量上限分别是每公斤1.5g和3g。但使用范围不包括牛奶。
值得注意的是,纯牛奶配料表中应该有生牛乳。
麦趣尔表示,未在产品中添加丙二醇,涉事批次产品出厂检测合格。那么丙二醇为什么会出现在麦趣尔牛奶中呢?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营养师顾中一在分析中指出,具体原因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只能说有几个猜测:
1、有时一些食品可能会违法添加液体香精,其中丙二醇可能作为香精的溶剂残留;
2、可能来自奶牛饲料。丙二醇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被用于治疗奶牛酮病,目前仍有使用而且把它作为奶牛饲料添加剂。但由于丙二醇会被牛代谢掉,当添加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时,丙二醇是不会在乳汁中被检出的。可如果加太多的话,也有可能出现在乳汁里;
3、可能使用了消泡剂。多元醇类成分可以起到消泡作用,其中就包括丙二醇。
作为定位中高端市场的新疆网红奶品牌,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无疑是对其品牌信誉的极大挑战。
目前,麦趣尔纯牛奶中为何会出现丙二醇尚未定论,但曾经享受流量红利、作为定位中高端市场的新疆网红奶品牌,如今也遭受流量的反噬,在食品安全问题红线之下,麦趣尔将面临巨大的品牌信誉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麦趣尔已不是首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2021年10月29日,麦趣尔生产的一款黑糖鲜乳蛋糕被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认定为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不同于上一次的蛋糕食品安全事件,牛奶问题更让市场担忧,有消费表示,孩子天天喝。
对于麦趣尔来说,流量玩法失灵了,未来如何去消除影响,重新赢得消费端的信赖和信心,是接下来的重要挑战。
(责任编辑:综合)
-
贵阳银行招标疑云再起:易鲸捷独吞4.2亿数据库大单,项目仍未上线
2017年-2021年6月,易鲸捷研发费用合计6289.22万元,其中2017年研发费用为0,2018年也仅有103万。近日,知名打假人王海发布了一篇关于数据库厂商贵州易鲸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 ...[详细]
-
据时尚行业媒体报道,位于上海传统商业街淮海中路651号的H M店铺近日悄然撤店。该店为H M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开出的首店,开业时间长达15年。从去年下半年起,H M就开始在国内密集关店。其财报显示,截 ...[详细]
-
抑制住通胀同时经济不衰退?贝莱德给美联储“泼冷水”:不可能的
财联社上海6月29日讯编辑 黄君芝)随着美联储官员近日相继站出来淡化美国衰退风险,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副董事长Philipp Hildebrand周二28日)却唱反调,美国通胀可能已经见顶,但这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近日,北京市人社局发布《2022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报告》中的调查数据来源于2021年北京市企业薪酬采样数据,调查采用线上加线下模式开展,线下数据涉及北京地区抽 ...[详细]
-
澳大利亚统计局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零售销售增长0.9%,达到创纪录的342亿澳元合236亿美元),是经济学家预期的两倍多。这是澳大利亚零售销售连续第五个月增长,支持了人们对澳洲央行今年将继续快速收 ...[详细]
-
美国用“酸狐狸”攻击中俄!令人不得不怀疑!28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分别发布专题研究报告,同日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所属的又一款网络攻击武器“酸狐狸”漏洞攻击武器平台以下简称“ ...[详细]
-
本文来自科创板日报《科创板日报》29日讯,记者从供应链处获悉,即将于7月发布的iQOO下一代旗舰手机,将全球首发商用200W闪充。据了解,该200W闪充所采用的超薄隔膜与正极材质实现了“车规级”的突破 ...[详细]
-
新冠疫情也加速了航空业的数字化进程,这将提升出行体验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2022年上半年全球客运量达到30亿人次,占2019年全球客运量的69%,客运量的恢复主要是因为2022年北半球夏季航空旅客 ...[详细]
-
随着主流PERC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逐渐接近极限,光伏龙头公司对于下一代技术的选择,成为行业关注焦点。6月27日,网上流传一组某光伏组件厂的产品照片。从外观看,该产品正面没有栅线,并不是主流P型组件,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