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澜柯蓝同场畅聊心得 鲁豫亲口辟谣只吃三粒米
嘉宾合照
新浪娱乐讯 3月18日,口辟鲁豫在北京举行新书《还是和杨要相信》首发式,鲁豫、澜柯蓝同聊心主持人杨澜、场畅吃粒演员柯蓝以及武汉大学教师、得鲁辩手陈铭一同亮相书店,豫亲谣与读者一起分享了书中的口辟诸多精彩话题,关于自律、和杨关于年龄焦虑、澜柯蓝同聊心关于友谊、场畅吃粒关于爱、关于相信……他们讲述了很多自己的亲身经历。
新书:经历与遇见,与年轻人碰撞的人生
在活动的开始,鲁豫分享了她在疫情期间的思考,她写《还是要相信》这本书的契机。《还是要相信》源于一档名为“偶遇鲁小胖”的音频栏目,栏目里鲁豫收到许多年轻人的提问。可不可以一个人生活?社恐患者要怎么社交?两份职业,喜欢的和擅长的,选哪个?女性如何面对年龄带来的焦虑?不堪父母催婚,要为了稳定和不爱的人结婚吗?从社交、职场到情感、价值、选择,不仅是困惑你我,也是触动时代的问题。
面对提问,鲁豫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主动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人生阅历;坦诚讲述与大家一样茫然纠结的时刻,成功背后默默付出的坚韧和求索。在众多提问回复中,她选出最有代表性的55例,反复修改、打磨,结集成这本《还是要相信》。书里没有大道理,都是一些值得玩味的小故事。她想用真挚、清醒的文字,给予读者如闺蜜挚友般的陪伴。她说,在与提问者的一问一答中,不仅越来越打开自己,也越来越释放自己,变得勇敢而率性,从中获得更多前进的力量。
新书封面的英文书名 “When in doubt, don’t”引发不少好奇,鲁豫回应说,这句话来源于BBC纪录片《女爵印象》,片中谈及“想对年轻时候的自己说什么”,年逾八十的英国国宝级女演员玛吉•史密斯回答:“When in doubt, don’t。”鲁豫被这句话深深打动:“我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回看年轻自己,我会觉得,当你怀疑的时候,你不要怀疑。”
鲁豫亲口辟谣:谁说我一天只吃三粒米?
鲁豫、杨澜、柯蓝三位好友都彼此认识二三十年了。三位女性都是乘风破浪的姐姐,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台上的她们意气风发,年龄只在她们身上留下成熟的印记。她们的精神状态、身材管理,都让人感到羡慕。三位老朋友,在台上分享了不少年轻时候的趣闻,回顾了那个电视刚起步、那个充满激情和开创的时代。
她们也谈到生活中令人动容的美好细节。比如疫情时鲁豫对于生活的安然态度,读书、思考、看老片;杨澜的女儿熬夜偷偷给她做了生日蛋糕,让她感动到落泪;柯蓝对鲁豫坚持一定要瘦印象深刻,鲁豫则抛出不久前的一段非常好笑的经历:一次在书店,有人几乎就在她身旁议论她每天只吃三粒米,她差点刷信用卡当面“暴露”了自己。她说江湖上的不超过两位数的米粒传言,都是被这帮好友如柯蓝、文涛给“害”了。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真是这样,每年找一天把一年的米都吃完就好了,每一顿分米粒这么费劲干什么呢?”
关于年龄焦虑:人生何必设限
在《还是要相信》中鲁豫讲到,在收到的提问中,很多是探讨女性和年龄话题的,这让原本不在乎和不受束缚的她,也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活动中三位女嘉宾都是事业有成的成熟女性,她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各自精彩,现场也一起跟读者分享了自己对年龄和女性价值的看法。
杨澜提出一个她采访时很多女性都会问的问题:你愿不愿意回到18岁?她说,自己18岁的时候对于要做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充满了困惑,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明白想要的生活,可不想再回到那样一个焦虑的时代。自己现在仍然充满梦想,所谓70后、80后、90后,年龄的界限并不重要,它是人为加上去的,不应该受到束缚。
柯蓝说,她对外界的评价并不在意,更关注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路历程或者个人成长,这个更重要一点。“不在乎别人的定义,你就会活得更自由一点。”
鲁豫说,不想回到从前不是因为焦虑,而是因为那时候对命运没有掌控力。“二十、三十、四十岁,不同阶段的女性各有各的评价体系,我如果不再符合二三十岁的某个标准,天经地义。”她说人生何必设限,她就曾经在国外遇到过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做娱乐记者却生机勃勃的例子。
相信的力量
现场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相信的力量。杨澜说她特别喜欢《还是要相信》这个书名:“你相信,你选择相信,这就是你的选择。” 她说很喜欢书里的烟火气,她在文字里看到的鲁豫不端着,对生活有特别真实的观察。
鲁豫说,文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她在文字中开放度很大,特别坦诚,比生活中更勇敢。因为是和年轻人的固定交流,她的写作随时随地地进行,她在各种各样的纸上记录自己的观点,有两次甚至是在飞机上的呕吐袋上写成的。
现场有年轻记者问,作为一个新闻人最重要的是什么,要相信什么,鲁豫坚定地说:在场。你一定要第一时间在现场,记录真实发生的;媒体一定要采用第一手资料。比如某次她演讲时,用第一人称引述了一段爱情故事,里面提到两个孩子,于是某些媒体张冠李戴,误报 “鲁豫有两个孩子”,惹出笑话。
杨澜说,读书和写作是让自己安静下来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这样一件事,就像锚一样,让船有停靠的地方。“人生充满各种可能,有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把自己那些可能的窗户一扇一扇关上了。我觉得要相信,你可以把它推开的。”
而这也是鲁豫写《还是要相信》这本书的初衷。作为一个“乐观的宿命论者”,可能某些时候有一点悲观,但她总是会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不会轻易动摇。“我坚持相信,坚持爱,坚持相信爱,这是我生活的勇气和支点。”
(责任编辑:探索)
-
美团午后小幅跳水,由涨转跌,腾讯大股东考虑出售掉腾讯派发的股份
美团午后小幅跳水,由涨转跌,11月23日,腾讯南非大股东Naspers发布公告显示,腾讯于2022年11月16日宣布,明年将向股东派发美团股份。 收到股份后,我们会将其美团股份)视为持有待售。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5月18日,中国温州)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创新园简称中国温州)数安港)在浙江温州瓯海经开区正式开园。“瓯江论数 数安中国”2022数据安全发展大会 ...[详细]
-
5月16日,上海崇明一男子在明知长江流域禁捕的情况下,仍自制手抄网在长江口横沙岛水域非法捕捞长江大闸蟹蟹苗,并发抖音炫耀。长江航运公安局上海分局循迹将其抓获。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南博一当地时间5月23日,英国公共卫生官员宣布,英国新增37例猴痘确诊病例,迄今英国感染总数累计达到57例。据英国《卫报》等媒体23日消息,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和苏格兰公共卫生局P ...[详细]
-
看准机会从不手软的孙正义,选择再赌一次。“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在财务业绩会上发言。”在软件银行集团下称“软银”)最新财季会议上,孙正义郑重宣布,他将退出公司日常经营,全身心投入芯片设计公司ARM的“爆发式 ...[详细]
-
小米王翔:欧洲消费者对质量、安全要求非常高 一定要做好的产品
新浪财经瑞士达沃斯论坛连线于5月24日21:00-22:00在线直播。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郝倩对话小米集团总裁王翔,畅谈“科技如何改变生活”。“我们的梦想、我们的愿景、我们的文化打动了欧洲的消费者,这是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吉林四平铁东区2人未做核酸检测被警方传唤 并要求补缴历次核酸检测全部费用
“铁东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20日,吉林四平铁东区北门街派出所在排查未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人员时发现2名辖区居民在第25轮全民核酸中未参加采样检测,2人被依法传唤至所内训诫,并要求补缴历次核酸检测 ...[详细]
-
作者: 王珍8月29日晚,多家面板类上市公司发布了净利收缩的半年报业绩,主要是因为全球液晶面板业正处于下行周期的底部,而中国柔性OLED面板业还处于规模扩张、尚未盈利的阶段。在此情况下,增长快、利润好 ...[详细]
-
网传搜狐全体员工遭遇“工资补助”诈骗损失惨重,企业邮箱服务安全性遭到质疑
电科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不轻信陌生邮件短信、不点击未知来源链接已经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果该邮件来源为自己企业邮箱人事、财务,邮件主题为“最新工资补贴”呢?近日,一条来自网络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