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为股份220亿跨界投锂 公告内容挑战商业常识
原标题:每经热评丨220亿跨界投锂 公告内容挑战商业常识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评论员 胥帅
2022年12月28日晚,股份告内市值不到40亿元的亿跨业常大为股份(SZ002213,股价14.93元,界投市值35.23亿元)披露一个公告,容挑称要投资约220亿元的战商锂电产业项目。更早的股份告内11月,大为股份参股公司大为弘德称,亿跨业常要投102亿元的界投新能源车项目。
公司市值与项目大小,容挑这两件事之间不存在必然关系。战商但是股份告内既然要投超百亿的新能源车,又要投220亿的亿跨业常锂电产业链,投资者当然要多问一句——你行不行啊?界投毕竟截至2022年9月末,大为股份只有1.1亿元的容挑账面现金,还不够缴2亿元的战商协议履约保证金。
笔者认为,大为股份的公告挑战了商业常识。
首先是220亿锂电项目既涵盖锂矿采选、碳酸锂以及环保、尾渣处理项目,还包括锂电正极材料、锂电池相关生产项目。要把产业链最上游采选矿到中游电池的所有环节全部打通,无论是全球锂矿巨头雅宝,还是全球电池巨头,目前没有一家世界级的新能源企业能够做到。如果大为股份成功了,现在的“宁王”“锂王”都要靠边站。
其次是公司公告要建设年产4万吨碳酸锂生产项目,又要建一个年处理能力800万吨的原矿采选基地。按照一个简单的换算公式,1吨碳酸锂需要8吨锂精矿,1吨锂精矿又需要5~6吨原矿,那么1吨碳酸锂需要40~48吨锂矿石。4万吨碳酸锂其实需要对应160万~192万吨锂矿,那为什么要年处理能力800万吨的原矿采选基地?
再倒推一下,800万吨原矿采选能力对应的是16.67万~20万吨碳酸锂,再极限一点把原矿品味降低,算作15万吨碳酸锂。相比龙头锂企4万吨、2万吨甚至1万吨的产能,这15万吨碳酸锂的年产能简直是独一档的存在。
假设大为股份能建成年处理能力800万吨的原矿采选基地,那上市公司需要回答:矿山资源从哪里来?
大为股份在公告中称,在省市县政府组织资源调查完成后,符合矿业权设置条件,由大为股份全额出资和桂阳县蓉城集团有限公司在桂阳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参与摘牌,项目公司参与含锂矿产资源采矿、选矿、碳酸锂冶炼建设、生产和运营。
但大为股份要明白一个常识,矿山开采需要完成探矿权转为采矿权的过程,不是拿到矿权就能开采。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大为股份本来的主营业务是做汽车零部件,一年营业收入不到10亿元。无论是高管背景还是董事会背景,都丝毫看不出与新能源产业链的深度关联。
一无新能源人才,二无矿山资源,三无充足资本,一个跨界企业凭什么完成从矿到整车的300亿大饼?又凭什么实现宁德时代、雅宝等行业龙头企业都未能完成的全产业链操盘?
在笔者看来,大为股份这则缺乏常识的公告有蹭热点的嫌疑。在公告披露的第二天(12月29日),公司股价一开始一字涨停,到尾盘突然炸板,放出3.86亿元的巨量(前一日成交额为3472万元)。
大为股份的“画大饼”行为也反映了信息披露亟待改进的现实,只顾披露投资的盘子有多大,却蜻蜓点水地选择性披露风险和项目可行性。公告内容越爆炸,对股价的影响就越大,也就意味着误导性越大。
笔者建议,应强化信息披露事后监管,加强对这类“画大饼”式公告的问询和关注力度;强化上市公司重大项目投资的进展追踪披露,不能只披露,不跟进。
(责任编辑:知识)
-
上谕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628.7万港元同比增长16.6%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如何让“患者少花钱、医保控费用、医院有支持、中医得发展”,多方利益趋同,一直是医保改革探索的方向。为进一步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中医药 ...[详细]
-
央行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签署在巴基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签署了在巴基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巴基斯坦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巴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详细]
-
山西汾酒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2.54% 多家券商看好全年业绩表现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日讯记者 郭帅)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中高端产品销售大幅增长,SH:600809)三季度业绩再度报喜。公司27日公布的三季报显示,三季度实现营收68.10亿元,同比增长3 ...[详细]
-
近日,在上海工作的徐女士向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https://tousu.thepaper.cn)反映,她在浙江慈溪捷骏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捷骏公司)购买了一辆保时捷轿车,提车次日发现车辆有补 ...[详细]
-
“新美联储通讯社”:后面加息路该怎么走 市场意见差别大着呢!
当地时间周二一早,有着“新美联储通讯社”名号的知名记者Nick Timiraos发表最新文章,清晰呈现了眼下华尔街的焦虑:分析师们对于鲍威尔即将给出的政策路径论述,目前仍处于“大乱斗”的状态。眼下金融 ...[详细]
-
易纲行长11月2日上午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的访谈实录
余伟文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您怎么看待中国经济形势?易纲:中国经济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和下行压力,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增速较二季度上升了3.5个百分点,充分显示出中国经济 ...[详细]
-
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及产业链整体向高附加值攀升,长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浙江省统计局于11月1日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至此,长三角三省一市前三季度GDP数据均已出炉。今年前三 ...[详细]
-
IDC:预估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6.5%至12.7亿支
《科创板日报》1日讯,IDC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预估将减少6.5%至12.7亿支,售价则涨6.3%。主要原因是受到通胀、地缘政治等影响,消费需求被大幅抑制。 ...[详细]
-
前10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3.97万亿元 2023年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启动
本报记者 包兴安Choice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新增专项债发行3.97万亿元。其中,10月份发行4279.1亿元。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方抓紧申报2023年专项债项目。在巨丰投顾高级投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