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这十年:银行贷款年均增速13.1%,大病保险制度覆盖12亿城乡居民,行业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廖丹
党的中国增速制度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金融计消成就,银行业保险业实现新的业年银行亿城业累亿元跨越式发展。
2022年9月14日,贷款大病人民银行最新披露,年均初步统计,保险2022年二季度末,覆盖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07.42万亿元,乡居同比增长9.7%。民行
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良资2022全球银行Top 1000排行榜,按资产排名的产万区域中,中国以41.53万亿美元位列第一。中国增速制度
金融是金融计消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党的业年银行亿城业累亿元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不断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贷款大病领导,遵循金融发展规律,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
特别是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金融业全面转变发展理念,以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宗旨,明确责任,回归本源,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首要位置,主动为实体经济“输血”“造血”,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良性循环。
理念之变:脱虚向实,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37.21万亿元
今年7月,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2全球银行Top 1000排行榜中,按照一级资本排名,中国、中国、中国、占据前4席,位列第10。意味着前十名中,中资银行已占一半。
中资银行在世界银行排名榜上持续领跑,反映了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近十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突飞猛进。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361.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
金融业总量大幅提升,为服务实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初步统计,2022年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37.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6.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从增量看,2022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多增631亿元。
从结构上看,8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3%,同比高0.2个百分点。
记者注意到,过去十年间,银行贷款年均增速为13.1%,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
金融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6月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9.91万亿元,同比增长20.8%,比各项贷款高9.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1.9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9.7%。
绿色贷款方面,余额位居世界前列。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比上年末高7.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6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8和4.93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2%。
在信贷“量增”的同时,贷款利率也在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随之降低。2022年8月末,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05%,为有统计以来最低值。
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综合实力也不断增强,保险业总资产从2012年底的7.4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底的24.9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8月末,保险业资产总额进一步增至26.63万亿元。
同期,我国保险深度从2.98%上升至3.93%,提升了0.95个百分点;保险密度从1144元/人上升至3179元/人,即十年增长约1.78倍。大病保险制度从2012年建立以来已覆盖12.2亿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5亿人,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从2012年的0.9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7万亿元。
行业治理:共清退违法违规股东2600多个
过去十年,中国特色的金融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的制度安排初步形成,股权结构更加优化,股权管理更趋完善,“三会一层”运行机制更加合理,金融机构的内部制衡与外部监督相互促进。
2018年4月,银保监会合并成立后便专门召开中小银行及保险公司公司治理相关会议,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严格规范股权管理,坚持长期稳定、透明诚信和公平合理三条底线;要加强董事会建设,明确董事会职责定位,加强董事履职能力建设,以及明确监事会法定地位,规范高管层履职。
一系列行业规定随之陆续出台,如《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银行保险机构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试行)》,以及《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等,银行保险业公司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这些新政执行立竿见影。2021年底,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通报,经过两年的专项整治,共清退违法违规股东2600多个,处罚违规机构和责任人合计1.4亿元,处罚责任人395人,对部分人员取消任职资格、实施行业禁入。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内部问责处理相关部门或分支机构360家次,问责个人5383人次,其中党纪、纪律处分674人。分三批次向社会公开66家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约束。
此外,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改革获得重大进展。2018年4月,《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对横跨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统一监管。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出台,以行政规定形式明确理财业务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并且规定,银行应当通过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子公司发行的公募理财产品可直接投资股票。
根据行业报告,目前,银行理财业务中,净值型产品比例大幅增加。截至2021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显著。
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取得重大进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养老理财试点范围扩大至十地十机构。2022年5月末,养老理财认购金额超600亿元。
十年来,中国推出50多项银行保险开放政策。2021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资本和资产均较十年前增长超过50%,在华外资保险公司资本十年间增长1.3倍,资产增长6倍。一大批专业性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如外资理财公司、外资资产管理公司等积极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
在此期间,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推动金融业加速变革,过去十年,中国金融科技水平逐渐步入全球前列。国内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大信息科技基础投入,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组织架构,做好相关技术、数据和人才储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提升业务水平。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业务,探索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强化客户信息安全保护,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灾备水平。
根据行业报告,超过七成银行家表示其所在银行近三年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2%。2021年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国有大行平均科技投入为179.2亿元,股份制银行为62亿元,城商行为8.1亿元,农商行为4.7亿元。
2021年末,中国保险业协会披露数据,自2018年以来,全行业信息科技累计投入达941.85亿元。2020年,行业信息科技总投入3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0.63%。截至2020年底,行业信息科技正式员工数量超过2.6万人,占正式从业人员数量的2.51%。保险科技作为金融科技在保险业中的具体体现,在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金融科技也让广大百姓从中受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使用金融业务。调查显示,在中国,2021年有82%的成年人使用数字支付向商户付款。2021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4395.06亿笔,金额4415.5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90%和10.03%。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农村地区移动支付业务173.7亿笔,同比增长22.2%。
风险防控: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
过去十年,金融业处理了一大批突出的风险点,稳妥化解、拆解了不法金融集团的风险,对中小银行保险机构的风险进行了处置和改革重组。十年间恢复和处置了高风险中小机构600余家。
一方面,金融行业加大拨备计提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过去十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一大批突出的风险隐患得到消除。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至2022年7月末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3.5万亿元,已超过之前12年处置额总和。
另一方面,监管对金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依法处置安邦集团等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完成接管包商银行和“明天系”6家保险信托机构。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涉案人数连续3年下降。
在此基础上,银行业保持优良的资产质量,金融业内生风险防控能力明显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67%。
此外,金融机构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丰富,资本实力不断得到充实。针对中小银行,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支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为中小银行增加了新的资本金充实路径。
仅2022年上半年,经国务院批准,已经向辽宁、甘肃、河南、大连四省(市)分配了1030亿元额度,同时指导中小银行统筹内源性资本补充。
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2%,一级资本充足率12.08%,资本充足率14.87%,各项指标水平均处于近十年来高位。
影子银行风险有序化解。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高风险的类信贷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9万亿元。蕴含巨大隐患的保本理财退出市场,同业理财较峰值压降99%,同业投资和非标融资大幅减少。
2022年7月,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披露,截至2021年末,存量理财业务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需整改的保险资管产品累计压降96%。通道类的信托和融资类的信托较峰值分别压降80%和43%,少量处置比较困难的资产已经依规纳入了个案处置,将尽快清零。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金融系统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持续完善房地产金融管理长效机制,稳妥处置部分头部房企风险。
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脱实向虚得到有效遏制。2017年以来,银行业总资产年均增速8.2%,不及2009年至2016年资产年均增速的一半。
总结而言,过去十年,是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十年,是活力迸发、成绩丰硕的十年。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金融业过去十年注定是史册中浓墨重彩的一章。
(责任编辑:娱乐)
-
10余股涨停!“中字头”持续暴涨,原因找到了?医药集体低迷,这个概念领跌......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国际金融报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中字头”个股再度大涨,光伏、风电、储能等赛道股午后回暖,医药板块全天低迷。11月23日,A股三大指数午 ...[详细]
-
5月26日晚间,又有3家A股上市公司被强制退市! 深交所26日晚公告,决定对绿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晨鑫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华晶金刚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上述3家公司股票自6月6 ...[详细]
-
记者 |吴容今年露营很火。无论是“五一”假期露营订单量的暴涨,端午假期临近各地营地预订吃紧,还是小红书上超过接近350万条的露营笔记,都好像在提醒你——没去露营就out了。露营的旺盛需求带动了相关设备 ...[详细]
-
民营房企再逢甘霖。2022年5月27日下午4时,上交所为碧桂园、龙湖、美的置业、和旭辉在内的5家民营房企举办投资者路演交流会。上述5家房企均为首批启动信用保护工具融资的民营房企。据参会投资者对21世纪 ...[详细]
-
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的总额为2000亿元,是一项全新的、阶段性的工具,使用过程中将坚持商业银行自救和自愿两个原则,其业务逻辑是化解风险,而非贷款展期。● 本报记者 彭扬11月21日,中国 ...[详细]
-
4月19日,上海市黄浦区,一名女士正在窗边打电话,电话那头正在询问她最近的身体状况。5月18日,上海市黄浦区,一处封控区的隔离木板上被挖出一个小窗口,弄堂里空无一人。4月25日傍晚,上海市黄浦区,一名 ...[详细]
-
失业保险政策组合拳稳就业保民生 广西出台6项具体措施助企纾困
3“缓”社保费,助特困行业渡过难关4“扩”大技能提升补贴范围,助参保人员提升技能5“留”工培训补助,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6 “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5月26日,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了解到,该厅与 ...[详细]
-
欧盟力图达成一套新的俄罗斯制裁方案,一些领导人倾向于禁止海运石油,同时暂时豁免经由一条关键管道运输的石油,从而给内陆国家匈牙利更多的时间。据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各国政府正在与欧洲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讨论一 ...[详细]
-
台湾《经济日报》11月22日消息,英特尔公司重启代工业务的主将塔克尔Randhir Thakur)将离开这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发出电邮声明称,塔克尔“已决定离开他的职位,追求公司外部的机会。他会待到2 ...[详细]
-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5月27日北京讯记者 张懿)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582.3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1-3月回落5.0个百分点。图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