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年集合信托市场小幅收涨 标品涨势促市场结构持续调整
中国网财经8月10日讯(记者 鹿凯)7月,月年集合信托市场受上半年翘尾因素影响,集合发行、信托小幅续调成立均呈现上扬态势,市场收涨其中标品相较非标优势进一步扩大,标品这促使投资业务占比持续增加同时,涨势整也反映出投资者开始逐渐习惯非标产品和标品信托产品共存的促市场结市场。
标品信托规模增超过四成
据用益信托公布数据,构持受上半年翘尾因素及标品规模增长等因素影响,月年7月市场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125款,集合环比增加79款,信托小幅续调增幅为3.87%,市场收涨发行规模1399.46亿元,标品环比减少33.05亿元,涨势整降幅为2.31%;与市场发行端相反,促市场结集合信托产品成立2063款,环比减少114款,降幅为5.24%,成立规模1239.55亿元,环比增加143.69亿元,增幅为13.11%,为下半年开了个好头。
用益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认为,7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略有下滑,而成立规模继续显著增长。7月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走势良好,成立规模环比增加超过四成;与之相对应,非标信托业务的成立规模有较为明显的下滑。在业务转型的压力下,信托公司非标业务持续萎缩,标品信托产品的增长迅猛。标品信托产品在集合信托市场中已经初具规模,支撑集合信托市场的成立规模的增长,但未来可能受证券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
具体来看,7月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957款,环比减少5.15%,成立规模777.57亿元,环比增加43.71%。其中,TOF产品成立数量281款,环比增加20.09%;成立规模248.36亿元,环比增加137.92%,其规模占标品信托业务的比重为31.94%。
对此喻智解释道,标品信托产品的成立依旧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但后续增长可能会受到证券市场的波动的影响。一方面,信托公司标品信托业务开展已初具规模,产品种类增加,投资者选择更加多样化,逐渐习惯非标产品和标品信托产品共存,对标品信托的投资不再陌生;另一方面,7月股市反弹回暖行情结束,加上美联储持续加息和地缘政治等外部冲击,对证券市场后续的长期影响较大。
中国网财经注意到,与7月标品规模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非标产品规模快速萎缩。数据显示,7月非标信托类产品成立数量1106款,环比减少5.31%,成立规模461.97亿元,环比减少16.73%。同时,非标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6.85%,环比减少0.02个百分点;产品平均期限1.83年,环比减少0.14年。而伴随非标与标品业务此消彼长,也促使集合信托资金在各领域投入的进一步调整。
投资业务优势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7月融资类集合信托产品成立规模265.38亿元,环比增加4.72%;投资类产品成立规模951.86亿元,环比增加13.44%。从规模占比来看,7月融资类产品规模占比21.41%,环比减少1.72个百分点;投资类产品规模占比76.79%,环比增加0.22个百分点;事务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1.80%,环比增加1.49个百分点。
另一边,受标品占据绝对优势等影响,从规模占比来看,浮动收益型产品规模占比64.12%,环比增加9.35个百分点,优势明显;固定收益型产品规模占比33.96%,环比减少9.77个百分点。其中,固定收益型产品成立规模420.98亿元,环比减少12.15%;浮动收益型产品成立规模794.83亿元,环比增加32.42%。
从投向领域来看,7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61.65亿元,环比减少28.34%;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225.47亿元,环比减少17.44%;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845.73亿元,环比增加41.97%;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105.24亿元,环比减少22.51%。
对于上述个细分投向领域产品占比变化情况,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认为,在监管的政策指引下,传统非标业务持续萎缩,标品业务是多数信托公司的转型方向,并且这种效应逐步显现。
最后喻智总结道,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标品信托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部分信托公司在标品信托业务上已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大部分信托公司积累了庞大的高净值客户,有稳定的直销和代销渠道,能够支撑标品信托业务的资金募集需求。但他同时指出,由于信托公司投研能力不足,人才储备较少,团队建设、系统建设缺失使得标品信托业务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等来拓展。目前标品信托业务尚未形成显著的盈利贡献,主动管理能力仍有待提高,信托公司需要更加引人注目的投资业绩和品牌效应来推动标品信托业务快速发展。未来,信托公司将如何打造提升自身投研能力及主动管理能力,并推动集合信托市场结构进一步调整,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时尚)
-
在冷空气的不断努力下,今天9月1日)副热带高压断裂。超强台风“轩岚诺”夹在东西两环副高之间,引导气流相互抵消,今明两天将保持回旋少动。今年首个超强台风“轩岚诺”。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预警发布 图9月1日 ...[详细]
-
一键布局光伏投资机遇 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7月8日正式上市
随着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在能源革新的时代大趋势中,具备成本优势的光伏发电成为了未来最有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 场内简称:光伏龙头ETF;基金代码: ...[详细]
-
华扬联众官微7月5日,华扬联众旗下子公司上海擅美广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擅美广告”)与其战略合作伙伴上汽通用五菱,共同为2023款KiWi EV打造的超写实数字代言人兼智驾伙伴Lil KiWi正式亮相。 ...[详细]
-
据外媒报道,印尼内阁高级部长Luhut Pandjaitan周四表示,如果印尼将生物柴油中油含量调高到40%B40),棕榈油消费量将额外增加250万吨。目前印尼规定,生物柴油中棕榈油含量必须达到30% ...[详细]
-
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转自:工人日报“双11”集中大促结束后,相关的消费投诉接踵而至。日前,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2022年“双11”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双11”券后价更贵、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 ...[详细]
-
针对美方近日以中国和阿根廷的企业向中东运送油气产品而实施制裁,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今天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时表示,我方一贯坚决反对美方实施非法无理的单边制裁和所谓“长臂管辖”。赵立坚强调, ...[详细]
-
英国《金融时报》7月7日报道,加快了进军QVC式直播购物市场的计划,希望借此复制社交媒体竞争对手的成功,重振萎靡的在线销售。近来亚马逊一直在向直播领域持续投资,自2019年推出直播业务以来,这项业务已 ...[详细]
-
7月7日周四,今日大盘受到新能源汽车板块大涨带动,出现反弹,这轮行情从4月27号大盘阶段性见底开始,先是新能源大涨带动指数回升四百多点,然后是消费接力带动市场趋势进一步扭转,美联储加息缩表的影响逐步被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GDP总量连续跨过2万亿、3万亿元两个台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十年间,深圳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为深圳经济增长营造了适宜的货 ...[详细]
-
经济观察网为了不断规范市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近日,飞鹤产品包装升级为专利罐内码,更好地维护渠道和消费者利益,不断提升市场健康度。值得注意的是,飞鹤罐内码技术属行业领先专利技术,赋码位置在铝箔内D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