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上半年大幅减亏,“京邦达跨”合体后有多大想象空间?
今年上半年,京邦达跨京东物流(02618.HK)捷报频传。京东间
一方面,物流在疫情压力下,上半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盈利能力得到验证,幅减上半年亏损同比减少九成;另一方面,亏合京东物流完成了对德邦的体后收购,未来德邦的有多业绩将计入京东物流;同时,京东物流对达达集团的大想收编也进入到新阶段,达达创始人蒯佳祺辞任、象空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京邦达跨
总体而言,京东间今年上半年,物流京东物流提交了一份不错的上半成绩单,但何时盈利依旧是幅减绕不过的坎。此外,拿下德邦后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如何应对与顺丰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这些问题仍有待回答。
8月23日晚,京东物流公布了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京东物流营业收入586.23亿元,同比增长20.94%,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4.62亿元,亏损同比减少90.48%,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
对于营收增长的原因,财报分析称,这主要是由于受来自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增加13.2%以及其他客户收入增加38.4%所驱动。亏损收窄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减少,精细化成本控制措施,有效调整客户结构,以及随着收入快速增长,规模经济推动了大部分成本构成的效益提高等。
京东物流尤其强调,今年上半年,其盈利能力明显提升,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7%提升为6.2%达到36亿元,而二季度经调整后的Non-IFRS净盈利达2.1亿元。
从收入来源看,京东物流上半年的营收中,京东集团贡献的业绩仍超过四成。
不过,在第二季度,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7.7%,占总收入的比重近六成;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同比保持双位数增长,达6.3万家;包括来自快递、快运等标准化产品在内的其他客户收入同比增长41.6%,其中散单快递收入增速超60%。
一体化供应链是京东物流营收的关键,财报显示,上半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为381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64.9%。其他客户收入增加38.4%,主要是由于京东物流的快递业务量有所增长。
京东物流表示,到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在国内市场已经开拓了酒水、休闲食品、母婴、美妆等8个细分行业的套餐型供应链产品,服务更多腰部客户。在国际市场,京东物流和一家海外收入占比达4成的中国企业合作,为其提供海外干线运输资源和海外本地仓的运营和服务。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供应链的韧性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也因此被业内称为“供应链价值元年”。京东物流在应对物流断链等突发情况时,发挥出了一体化供应链的优势。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销售发展部负责人高峰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今年4月疫情期间,京东物流在上海金山区紧急落地临时保供专仓,同时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将中粮物资从黑龙江发往昆山,再通过专车运输直接送抵临时保供专仓,最大程度减少运输时长,提高配送效率,减少运输途中的不确定性。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仓储、多式联运等环节在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中的重要性。
高峰还表示,今年3月以来,许多企业面临供应链困难,京东物流华东分公司承接了超过平日数倍的订单量。
618大促以后,更多的电商商家认识到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多仓布局成为业内热议话题。
海尔集团最大的线上零售合作伙伴——海一云商集团电商总经理宋书彦告诉界面新闻,海一云商通过京东物流定制全国仓网布局,使海一云仓的物流费用降低了3.5%,现货率也得到保证。
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是京东物流实现一体化供应链的关键。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东物流已在国内运营超1400个仓库,包含云仓生态平台上的云仓管理面积在内,仓库网络总管理面积约2600万平方米。
今年第二季度,京东物流位于浙江省义乌市和温州市的两座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正式投入使用,加上此前已经投用的杭州亚一,省内京东自营订单当日达或次日达的比例可提升到约95%,并辐射长三角地区。
不过,供应链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在数智化、多元化的行业背景下,快递物流企业纷纷发展一体化供应链业务,作为错位竞争的抓手。其中,顺丰、菜鸟在供应链领域的投入较大。
顺丰近年的战略定位是成为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科技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在顺丰的布局中,目前已经有顺丰丰豪、新夏晖提供中国本土供应链服务,嘉里物流则提供环球综合物流服务。
此外,据顺丰财报披露,2021年,顺丰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增长了15.43%,除了进行物流网络数智化升级以外,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智慧供应链技术。
相对而言,通达系的供应链业务发展则相对平缓,行业逐渐形成分化。
对此,快递物流专家、贯铄资本CEO赵小敏认为,当下国内快递物流市场正在追求高品质发展,追赶国外巨头。未来三年,国内快递物流行业并购、整合优化的步伐会加快。
一体化供应链只是一个发展方向,从目前来看,京东物流、菜鸟以及顺丰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已经展现了效果,但仍未进入收获期,后续运营效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京东物流公布上半年财报的数小时前,达达集团宣布董事会和管理层大换血,创始人蒯佳祺辞任首席执行官和达达董事会主席,将于8月31日起正式生效。董事会任命原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升任达达集团总裁,全面主持公司日常工作,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先生将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
董事会方面,京东集团CEO徐雷、京东集团CFO许冉、京东物流CEO余睿等将辞任达达集团董事,董事会席位由原来的7个调整为6个,独董比例增至一半。
蒯佳祺表示,“期待达达在何辉剑、杨骏、陈兆明的带领下,在辛利军和京东集团的长期支持下,与京东继续深入合作,为社会和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达达集团创立于2014年。2016年,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为达达集团,2020年6月,达达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京东集团持有达达52.2%股份。
今年第二季度,达达集团总营收达23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达达快送平台营收为8亿元,同比增长37%;京东到家平台营收为15亿元,同比增长66%。整体来看,达达集团该季度依旧亏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4亿元有所收窄。
从业绩来看,京东到家对达达集团提供了重要帮助,但同时也让达达集团离不开京东集团的庇佑,因此有观点认为,达达实际上已成为京东的一部分。
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又收购了德邦,京东集团的物流阵营再度扩大。加之此前收购的跨越速运,以京东物流为核心的“京邦达跨”正式合体。
京东物流在上半年财报中提到,2022年7月26日,京东物流完成收购德邦控股超过50%的股权,德邦控股财务业绩开始并入京东集团财务业绩。
德邦是一家老牌快运企业,京东物流收购德邦,业内普遍认为是看中了德邦的快运能力。京东物流方面亦表示,德邦在大件快递和快运领域的业务优势将为京东物流注入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渠道,进一步提升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效能。
多位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分析,收购德邦将使京东物流与顺丰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升级。据运联智库发布的《2022中国零担企业收入30强》榜单,德邦快运2021年营收107亿,位列第三位,与顺丰快运相差200亿,但如果加上京东快运67亿元和跨越速运113亿元的营收,三者快运业务规模总量便与顺丰相当。
此前据京东物流内部信息透露,德邦品牌将继续保留,德邦会保持独立运营。从达达与京东到家合并后的发展路径来看,京东物流及京东集团的业务规模,将助力各方在业务、营收、效率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未来,京东物流会如何打好“京邦达跨”的组合拳,仍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时尚)
-
美媒:荷兰抵制美要求限制光刻机对华出口,“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利益”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祁玥]“美国呼吁禁止向中国出售更多芯片设备,荷兰抵制。”美国彭博社22日以此为题报道称,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当天表示,在向中国出售芯片设备的问题上,荷兰将捍卫本国 ...[详细]
-
股神巴菲特开始“买买买”了!继此前以116亿美元收购了保险公司AlleghanyY.US)、以及购入价值超过72亿美元的西方石油OXY.US)股票之后,惠普HPQ.US)成为了最新一只获得股神青睐的标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商务部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较好增长态势。服务进出口总额9534.8亿元,同比增长33.5%;其中服务出口4675.8亿元,增长39.4%;进口 ...[详细]
-
摘要2021年7月13日,法国政府发言人宣布本周日4月10号法国总统第一轮选举将开始。虽然根据民调现任总统马克龙连任依旧更可能发生,但我们并不能排除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尤其考虑到近期紧随其后的右翼领袖勒 ...[详细]
-
一天跌了12%,“网红债基”被指跌到“创造历史”,实锤踩雷信用债,基民拷问:多少年能回本?
财联社11月22日讯记者 闫军)单日净值下跌12.07%!本轮债市调整最惨基金诞生。11月21日,基金净值更新后,富荣中短债再次深陷舆论漩涡,单日超过12%的跌幅,让其成为本轮债市调整中最为“伤筋动骨 ...[详细]
-
北京房贷放款时间再缩短:中介称普遍3-7个工作日 实际可能更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李愿、胡天姣 北京报道 “最近房贷审批速度特别快,三天就批下来了。”4月8日,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李女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女士刚置换了一套改善型住房。另一位卖房的周女士对2 ...[详细]
-
证券时报e公司讯,证监会公告,《关于修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22年3月2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2年第2次委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九条第一 ...[详细]
-
盈利双增VS净利腰斩,17家H股上市银行业绩分化!不良加速暴露,两家已是\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日前,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已完成披露2021年年报。券商中国记者梳理了仅在香港上市的17家内地银行业绩后发现,去年各银行业绩极致分化:有银行实现营 ...[详细]
-
半年报也被董事投反对票 营收0.43亿亏损1.36亿 *ST腾信早已成“空壳”
两名董事对半年报议案投了反对票,这在300392.SZ,原简称“腾信股份”)历次披露的定期报告中已经不是第一次。近日,*ST腾信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其中显示,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为0.43 ...[详细]
-
来源: 21世纪商业评论做企业,要顺势而为。记者丨李惠琳风水轮流转。68岁的王健林,忽然以“白武士”的姿态出现,一周之内,万达接盘两家房企的商业项目。先是3月28日,万达集团联手鑫苑集团,在商业管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