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转岗,打工人的自我救赎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内部转岗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撰文 | 吴依涵 编辑 | 吴先之
来源:光子星球
寒冬已至,大厂无一不在“降本增效”,打工过冬求生。自救企业组织架构的内部转岗频繁变动导致了人员更替加剧,因此,打工不断有人从大厂“毕业”,自救但也有人抓住机会及时上岸。内部转岗
一般情况,打工企业会推出“活水计划”(内部人才流动机制),自救防止人才流失的内部转岗同时也能促进员工良性流动,保证才尽其用。打工不少大厂员工在入职后发现,自救自己并不适应当下岗位,内部转岗便会考虑“活水”到其他岗位。打工
而面临业务调整或裁员情况的自救部分大厂员工,首先会去寻求内部转岗的机会。但有一些大厂人表示,公司还会给出不转岗就离职的选择题,有的要求调去外地分公司,甚至是海外。一些人迫于无奈只能接受调动,然而那些不想换工作地的人只能被迫离职。
对于一些人而言,无论怎么选择,往往都是事与愿违。
大厂人转岗曲折路
人一生中会做无数个选择,有人认为自己选什么都是错,有人觉得对错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间。在职场上,对于工作的选择也即是如此。
刘畅在原来部门待了一年,感觉在这里越来越看不到前途,同事之间关系也十分微妙。再三考虑下,他打算转岗到别的部门。然后找领导沟通、面试等流程走下来,一个多月时间已过去。不过,结果是好的,自己已顺利转岗到想去的部门。
刘畅表示,新部门和原来工作内容差距不大,很快便能适应。最初,自己干劲十足,为了项目能够顺利上线,经常无偿加班到晚上十点以后,节假日也是如此。原以为即将开启自己的职业新征程,没想到这是从一个坑跳到了另一个坑。
“一直以来,我工作产出都处在部门前茅,但是绩效考核却是最差的一个。”刘畅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辛苦付出了这么多,却得到这样的结果。
他找到领导问其原因,得到的反馈却是,“你的产出虽然高,但是其他考核是低分。我们考核目的不只是看结果,还要综合产出过程是否仔细,做事是否稳重等一系列指标,所以你的综合绩效只能为B。”
刘畅感觉很委屈,自己都是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连续几次考核他都能被领导换着花样地挑刺。
后来他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自己和领导的工作方式不一样,领导强调过程和细节,而自己更看重结果。除此以外,他们也有沟通上的障碍,经常不欢而散。他想,也许是因为这样,才导致自己处处被针对。
不仅和领导理念背道而驰,还与其产生矛盾,刘畅再次陷入了僵局。有了这个认知以后,他发觉自己工作事事不顺心,处处受阻。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个多月,他动了跳槽的念头,既然在这里自己处处受制于人,不如换个环境。想通之后,他更新简历,关注其他公司相应的岗位,等待跳槽的机会。“我不确定换工作将会面临怎样的问题。但很肯定,自己一刻也不想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待下去。”
而同样面临着转岗困扰的还有尹向东。他原来所在的小组一直有所动荡,现在已无项目可做,或将被解散。一些同事打算活水到其他部门去,而另有一些正在更新简历为跳槽作准备。
而自己同样面临转岗或择业选择的问题。如果留下来,活水到其他部门,周围的人都较熟悉,自己也能快速适应环境,但薪资和职级都不会有任何变化,未来发展、晋升都有太多不确定性。
而跳槽薪资和职级都会有一定的涨幅,不过要去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适应的时间以及对于新公司的领导做事风格不了解,不清楚是否能够顺利地展开工作。
其实,两种选择各有利弊。
尹向东做了两手准备,他一边向合适的公司投简历;另一边也在内部争取了一个岗位机会。因在自己公司较为熟悉以及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几轮面试下来十分顺利。
与此同时,他面试了几家中小厂,前后收到了几份offer。其中有一家开出的薪资待遇比现在的高出不少,只是公司规模较小,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
经过一个月的内心挣扎,尹向东做了一个自认为安全保守的选择:内部转岗。虽然一切都很顺,但也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转岗。
但生活总是会附带一些戏剧性色彩,尹向东转岗到新部门磨合了一段时间后,刚稳定下来,便接到了裁员通知。
这人生真的处处是“惊喜”,自己为了转岗兜兜转转了几个月,最终还是无法改变被裁的事实,他无奈自嘲道,“如果当初选择拿了赔偿去其他公司,也不至于沦落如此下场。”然而,和他有相似经历的大厂人不在少数。
殊途同归的选择
待业在家4个多月的李欢曾在大厂工作多年,一步步从助理小白做到了经理位子,原以为自己会一直在公司干下去,没想到裁员来得那么突然。
最初得到的消息是,李欢管理的部门小组只裁3人,HR还和她商量裁员意见。没想到一周之后,她却被告知因业务调整,整个组都要被裁。
“并不是完全没有转圜余地,HR最开始找我谈的时候表示,分公司有相关岗位可以转过去,可以帮忙争取。”据李欢了解,分公司的岗位无论在薪资还在管理方面都与现在的有不少的差距。
然而,不转去分公司就走人,她感觉这是在“发配边疆”,变相降薪降级。“我的家在这里,孩子刚上小学,怎么可能去外地工作。”在转岗与离开之间,李欢并未过多犹豫,拿了赔偿金干脆地走了。
“现实对于一个35岁以上的大厂人来说十分残酷,尤其是女性,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找了几个月工作的李欢表示,“自己投出去的几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也考虑过是否要回归老本行,但在管理的虚岗上待久了,技能也在一天天地退步,根本无法与现在的年轻人相比。”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李欢的情绪就上来了,自己越来越焦虑,彻夜难眠的日子也越发地频繁。
她也想过,当初如果去分公司过渡一两年再找机会回来,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但看着每天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孩子和家人,在事业与家庭之间,李欢想无论做多少次选择,自己最终还是会留下来。
而当初和李欢有着相似处境的前同事,选择了内部转岗,去了分公司。她前同事还未成家,也没有她这些顾虑。并且也考虑到当下就业环境,如果重新再找一份工作,时间与机会成本皆是成倍的增长,最终还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比如她现在这样,工作毫无着落。
李欢表示,她这位前同事属于技术岗位,而分公司相关岗位正处于人才紧缺状态,所以他调过去直接升职加薪。“这完全没法比较,别人还不到30岁,年轻、有能力、机会多,也能把握住。”
据她了解,前同事调去分公司就一直处于加班状态。“随涨薪而来的是翻倍的工作量”这位前同事告诉她,现在自己完全没有了私人时间,做不完的工作加不完的班。有时候,他甚至会对自己的选择产生怀疑,如果当初换工作会不会更好一些。
经历这次事件,李欢也悟出一个道理。其实,选择无分对错,只是有些人无论做什么选择都会有所遗憾,而现实不会给任何人重来一次的机会。
与其成天陷入自以为错误的选择中无法自拔,不如往前看,将自己的选择往对的方向发展。“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对自己的未来好好地做一番规划,找工作,不再胡思乱想。”
结语
一猎头表示,自己曾被好几位大厂员工放鸽子,都是因为内部转岗成功而放弃了跳槽。“相对于中小厂,人们还是更愿意留在大厂。其实也能理解他们的选择,毕竟大厂发展前景广,上升空间大,机会也更多。”
当下正处于职场动荡的大裁员时期,人们有些情绪在网络上发泄也在所难免。职场是相对的,人们不会一辈子待在一家企业,对于员工来说,如果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更高的职位、薪资摆在眼前,那么大部分人会选择对公司下离职通知。
当然,在公司遇到困难之际,在保证生存前提下,作出调整业务、缩减开支、裁员的举动也无可厚非。
所以每个人都应有一定的职场危机意识,规避风险的能力,在遭遇突发状况时才不至于慌乱。理清这个逻辑,即便面对公司突发状况甚至是裁员也会坦然应对。
有些敏感的人在公司动荡来临之前就已找好了下家,但很多人没有去思考这些,而是在稳定的工作中偏安一隅,丧失了危机意识。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在危险来临之际,便失去了挣扎救生的能力。
注:文中所涉人物皆为化名
(责任编辑:知识)
-
11月22日消息,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逐步将外包员工转化为德邦自己的员工,自2023年1月1日起逐步为其缴齐五险一金。同时,为了提高基层员工福利待遇、尽量减轻公 ...[详细]
-
在2021年Archegos破产后,瑞信通过强制性可转换债券筹集了约20亿美元,以修复其资产负债表。据知情人士透露,瑞信正在考虑继续发行可转换债券或优先股,以帮助支付其重组费用并加强其资产负债表。可转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美联储卡什卡利:需要看到核心通胀降温后才会暂停加息】财联社10月20日电,美联储卡什卡利表示,加息幅度过低的风险大于加息幅度过大的风险。需要看到核心通胀降温后才会暂停加息。美联储可能会在明年某个时候 ...[详细]
-
财联社11月22日讯编辑 卞纯)11月24日,美国人将迎来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感恩节,而一顿丰盛的感恩节晚餐历来必不可少。然而,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在高通胀和经济不确定下,美国人不得不改变他们的 ...[详细]
-
记者/赵淼当地时间10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将提供28亿美元促进美国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以及相关矿物开采。这笔资金将用于至少12个州的20家制造和加工公司的项目。拜登表示,希望到2030年,在美国 ...[详细]
-
相关新闻:俄媒称乌多地拉响防空警报 乌称哈尔科夫响起爆炸声中国新闻网)中新网10月21日电 据俄新社报道,当地时间21日,乌克兰多地再次拉响防空警报。乌克兰媒体也报道称,哈尔科夫地区当日响起爆炸声。据 ...[详细]
-
加价买都是冤大头!线下经销商喊话:1.3万的RTX4090供货越来越多了
“RTX 4090本身备货并不少,而前期供货错配,导致了价格比较贵,不过接下来促销力度就会加强”:一位线下经销商表示。有不少线下经销商在社交平台反馈称,RTX 4090线下供货将从本月20日开始陆续将 ...[详细]
-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1 版)本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王政)记者从工信部获悉,今年前7月,我国工业投资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5 ...[详细]
-
“鹰王”饭碗不保?前美联储经济学家:布拉德在花旗讲话违反沟通准则
号称‘美联储鹰王“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上周在花旗主办的私人活动中发表了讲话,可能违反了美联储的沟通准则。前美联储经济学家、Sahm Consulting创始人Claudia Sahm认为布拉德应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