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打响6·18清库存大战?荣耀CEO赵明:我们没这压力
年轻人不再频繁换手机,手机手机厂商们开始着急了。厂商存
近日,打响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清库数据显示,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807.9万部,战荣赵明同比下降34.2%,耀C压力1—4月,手机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8742.5万部,厂商存同比下降30.3%。打响
面对低迷的清库市场,即将到来的战荣赵明6·18年中大促被手机厂商寄予厚望,纷纷厉兵秣马积极备战。耀C压力除将老款机型大幅降价,手机许多厂商还陆续推出新机型提振消费。厂商存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打响仅5月下半月,就有vivo S15系列,OPPO Reno8系列,小米Redmi Note 11T系列,以及荣耀70系列等新机发布。
对于行业普遍存在的库存焦虑,5月30日晚,荣耀终端公司CEO赵明向包括时代周报在内媒体表示:“今年6·18我们没有清库存的压力。”
厂商面临库存压力
从销量数据看,赵明称荣耀没库存压力或许并非“场面话”。
CINNO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4月国内市场智能手机销量为1760万部,同比下降21.6%。苹果夺回销量冠军,当月销量300万部,同比下降3.5%;荣耀排名第二,销量290万部,同比增长127.7%。
图源:图虫创意
“今年的业绩很多来自于去年11月、12月,以及今年年初发布的几款产品。”赵明表示,例如,荣耀Magic 4、荣耀60系列以及荣耀X30系列,都是其所在价格档位的销量担当。
不过放眼整个行业,手机厂商正经历着出货量下滑带来的阵痛,库存压力倍增,削减订单传言甚嚣尘上。据媒体报道,国内三大手机厂商小米、OPPO和vivo已通知供应商,二季度以后的供货量将比此前计划减少两成左右。
除了国产品牌,苹果和三星也传出砍单消息。分析师郭明錤此前曾修正对低端iPhone今年出货量的预测,从2500万~3000万部降至1500万~2000万部。有媒体报道,三星电子今年可能将手机产量削减3000万部,从原先规划的3.1亿部,下修到2.8亿部。
“手机销量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疫情导致供应链波动、物流运输效率降低、线下消费受阻以及对未来经济预期下调导致的持币待购等,再加上存量时代,换机周期延长、手机产品创新乏力。”5月31日,丁科技创始人丁少将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
终端市场疲软,直接影响上游零部件供应,此前持续发酵的手机缺芯问题,眼下已成为过去式。近日,郭明錤发布研报指出,联发科和高通已削减下半年的5G芯片订单。
其中,联发科中低阶产品第四季度订单削减30%~35%;高通则将高阶骁龙8系列订单削减约10%~15%。此外,今年年底SM8550开始大规模出货后,高通将把现有的SM8450和SM8475价格下调30%~40%,以清理库存。
在此之前,台积电2022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智能手机贡献的营收首次被高性能计算领域超越,占总收入的40%;也在2022年一季报中提到,智能手机占中芯国际晶圆收入的28.7%,仍然是该公司晶圆占比最大的单一下游应用,不过占比同比下滑6.5个百分点,环比下滑2.5个百分。
6·18清库存是好选择吗?
手机卖不动,即将到来的6·18年中大促,被视为清库存的一个好时机,各大手机厂商也摩拳擦掌,动作频频。
图源:Pixabay
5月23日,小米开启6·18促销,公布全平台产品降价方案,最高降500元;同日,iQOO发布6·18预售购机福利攻略,多款机型享立减优惠,最高降1400元。
5月24日,OPPO宣布准备了6款新品,8亿补贴购物福利,包括付款立省、免息分期和定金抵扣等多项优惠,全面迎战6·18。
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发现,苹果、小米、荣耀、OPPO、vivo等头部手机品牌在此次6·18大促中均有降价幅度超过1000元的机型。
撰写研报称,虽然去库存仍在继续,渠道补货意愿较弱,但随着6·18年中大促及国内疫情影响减弱,渠道库存或在二季度末回到安全位。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持不同观点。5月31日,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时代周报记者,6·18已经失去了往年的消费吸引力,预计手机销量依然会在低位震荡,难以形成反弹趋势。
丁少将也表示,降价和推新是常规营销动作,很难改变消费的基本面。
“6·18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能提振一二季度以来市场的低迷状态,但因为宏观背景和用户需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预计会出现环比上升、同比下滑的结果。”丁少将说。
从全年来看,市场走势同样不容乐观。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生产总数将下修至13.33亿台,且不排除后续仍有下调空间。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销售市占规模由去年的24.2%下滑至今年21.1%,对应的出货总数预测由去年约3.25亿台下滑至2.83亿台。
丁少将分析认为,整体下滑的态势很难扭转,但下半年有国庆、双11、春节等消费关键节点,再加上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以及经济的企稳回升,智能手机销量在下半年可能会逐步回暖。
(责任编辑:综合)
-
本报记者 杨 洁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是比较有力的。”易纲表示,受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作者:谭雅玲,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独立经济学家面对全球疫情以及国内疫情扑面而来,加之国际地缘政治与经贸关系焦灼不良,当下外贸企业订单减少或基本没订单的现象接撞而来,这对外贸与人民币考验双夹风险格外严峻 ...[详细]
-
美媒:拜登政府提增加国防预算“对抗中俄”,仍把中国看作“最重要战略竞争者”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3月28日公布2023财年预算案。CNN在标题中总结说,“拜登政府提议增加国防预算以对抗中俄”。报道称,拜 ...[详细]
-
美银股票衍生品团队表示,希望从多头股票头寸获得额外溢价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备兑看涨期权组合(Covered Call) ,即持有股票并卖出对应的看涨期权。美银分析师Gonzalo Asis表示,该策略最适 ...[详细]
-
国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799)“买入”评级,预计2022-24的营业收入为295/360/440亿元,同比增长31%/22%/22%;归母净利润为87/96/106亿元,同比增长75%/11 ...[详细]
-
兰格钢铁网昨日,期货和现货价格再次登上5000元大关,这已经是今年以来现货价格第3次、期货价格第2次站上5000元关口。今日,螺纹钢期现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3月29日 ...[详细]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4月7日,钛媒体App从多位消息人士处获悉,映客互娱集团即将在国外推出NFT产品,内容围绕映客旗下IP小映形象进行设计,其产品将在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 Sea上线。在国内 ...[详细]
-
中信证券:资金面难回年中宽松态势 债市投资建议保持短组合久期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e公司讯,研报称,上周债市全面走熊,资金利率先升后降,在经历了剧烈调整后,后续资金面如何演绎成为债市焦点。考虑到赎回与到期对银行间流动性总量影响 ...[详细]
-
中新社努尔苏丹3月29日电 综合消息: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俄代表团将于2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展开新一轮面对面谈判。据乌俄媒体消息,两国代表团已于28日抵达伊斯坦布尔。这也是双方举行的第四轮面对面谈判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