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有格局的空间站更开放
文 | 佘惠敏
近日,经济局随着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的日报入列,我们距离全面建成空间站的有格目标更近了一步。这让国外某在线问答网站上的空间开放一个老问题再度翻出。问题是站更:“在中国新发射的太空船上只使用中文,这是经济局否说明这个国家自我封闭?”答案是:用中文的空间站更开放。
中文是日报对全世界开放的语言。去年6月份,有格我国“天宫”空间站迎来第一批航天员,空间开放在相关新闻视频里,站更不同于以往人类空间站惯用的经济局英文和俄文标识,核心舱的日报操作界面采用全中文标识,当时就引发诸多关注。有格
天宫是空间开放中国人凭借自主技术在太空里独立搭建的家园,在家里用母语天经地义。站更美、俄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里都能使用各自母语,中国人在自己的太空之家里没有理由不用中文。
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广泛使用的象形文字,中文承载悠久的历史、具备优美的造型、包含丰富的信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和使用。中国人乐见外国人学中文——让国际友人共享中文之美,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文化自信。当前,已经有多国航天员积极学习中文,还和中国航天员一起生活、训练,期待未来走进“天宫”。中文不是交流的阻碍,而是开放的友谊之桥。
天宫是对全世界开放的空间站。用英文的国际空间站,并没有对全世界开放。俄罗斯近期已经宣布,预计2024年退出国际空间站。而在多年以前,中国就被国际空间站的小群体拒之门外。自1993年国际空间站项目立项,中国就希望加入国际空间站,但被美国以种种借口反对。美国国会甚至于2011年通过了“沃尔夫条款”,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
用中文的中国空间站,是面向全世界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中国空间站早在正式搭建之前,就向全世界发出了登上“天宫”的邀请函。2019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联合宣布,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17国来自亚非欧美各大洲,有俄罗斯这样的老牌太空劲旅,有德、法、日这样的科技强国,也有印度、肯尼亚、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探索宇宙,为联合国所有会员国提供使用“天宫”的机会,是“全球共享太空”的一个伟大范例。
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运营,展现了中国自立自强的科技实力和蓬勃发展的综合国力;中国空间站的开放进取,展现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广格局。
有大格局才能真正探索大宇宙。上述在线问答网站上那个质疑中国空间站的提问,时隔一年又被众多网友翻出来,在跟帖中批评嘲讽。这说明,有格局的明眼人越来越多了。毕竟对全世界开放的空间站才是真正开放的空间站。
(责任编辑:知识)
-
新浪科技讯 9月1日下午消息,蔚来汽车公告,蔚来于2022年8月交付10,677辆汽车,同比增长81.6%;其中有398辆ES7。蔚来于2022年年初至今交付71556辆汽车,同比增长28.3%;截至 ...[详细]
-
太猛了!锂电关键材料创新高,上游锂矿拍卖价也破纪录,新能源车还得涨价?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的时代又来了?目前锂电池关键原材料碳酸锂的均价再创新高。据的数据,9月21日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达到了50.75万元 ...[详细]
-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007年以来的最高值。北京时间9月22日凌晨,美联储FOMC会议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利率决议、政策声明及经济预期。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召开货币政策新闻发布会,结果“毫无意外”——联 ...[详细]
-
一会儿叫王颜清,一会儿叫李颜清,一会儿叫瞿颜清。一会儿是北京医生,一会儿是深圳律师,一会儿是人大研究生。你以为你找的是一个优质男友,但其实他却是利用你的诚实善良,将你当做了取款机。湖北蕲春男子何谈真化 ...[详细]
-
经济参考报截至2021年末,全国中小微企业数量达4800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2.7倍;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6.2%,比2012年末高0.9个百分点;日前完成公示的第四批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转自:中国证券报随着更多有力度、有深度的开放举措持续推出,外资巨头纷纷加码布局中国资本市场。资产管理规模逾万亿美元的威灵顿投资管理公司旗下子公司 ...[详细]
-
小新说回首我们这十年,中央企业打造的一系列国之重器和超级工程,从不同维度镌刻下国家发展的。9月12日,“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正式启动,以不断刷新的中国跨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 ...[详细]
-
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离世,享年100岁!代表作有《没头脑和不高兴》、《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
每经编辑 杜宇据澎湃新闻,著名出版家、作家、翻译家任溶溶2022年9月22日晨在沪离世,享年100岁。“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几代中国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他们一个做什么事都丢三落四,一个开口就是“不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每年圣诞节临近,欧洲许多城市都会举办传统活动,然而受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欧洲各国正在节省开支来度过这个圣诞节,各种庆祝活动不是缩减规模就是改用替代方案。据英国《卫报》20日报 ...[详细]
-
▲2021年12月25日,北京一硕士研究生考点,考生步入考场。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一直以来,专硕学制2至2.5年、学硕学制3年,已成惯例,但最近,多所高校官宣延长专硕学制。据澎湃新闻报道,对于专硕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