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UP主的视频也要花钱了,B站用户买单吗?
B站再次在内容商业化上迈出一步。主B站
近日,频也B站正式上线付费观看UP主视频内容的花钱功能。6月20日,用户B站搞笑类UP主“勾手老大爷邓肯”上传了“世界十大未解之谜”系列视频,买单首次尝试付费观看功能,主B站该系列也成为B站首个付费视频合集。频也
界面新闻发现,花钱该功能支持在手机端付费,用户暂无试看功能。买单点开该视频显示“此视频为付费内容,主B站购买合集后即可观看”,频也购买方式则是花钱B站平台内的“B币”(等于1元人民币)。
“勾手老大爷邓肯”制作的用户内容类型为离奇事件讲述,而该付费视频的买单花费并不算低:合集一共有10个视频,共需要30个B币。 根据UP主以往的更新,一只视频的长度通常为10-20分钟。
实际上,这是B站首次针对UP主自制内容开发的功能,但在内容付费的尝试并非首次。早在2019年10月,B站就上线“课堂”频道,开启付费课程内测。2020年知识区内容爆发之后,B站又和罗翔等名师合作推出付费课程。
无论是付费课程还是付费视频合集,B站想做的都是“加油挣钱”。聚焦到视频内容上,在坚持不加贴片广告的前提下,B站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变现的机会。
在已有的方式中,B站的OGV(专业机构创作视频)带动“大会员”增长,截至3月31日,B站“大会员”数量达2010万;直播方面,B站不惜重金买下重要赛事播放权,一季度月均付费用户同比增长60%。直播电商方面,B站也推出了正式的交易工具。
不过,这些仍不足以弥补亏损。今年第一季度,B站净亏损达22.84亿元,同比扩大超过152%。B站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睿表示,2022年,公司的战略重心将侧重于加速商业化进程。
和投入巨大的OGV和直播相比,内容付费的尝试相对缓和,但也意味着难以快速转化。一个直接的挑战是,B站用户能否习惯为UP主的内容买单?目前来看还要打个问号。
在上线付费视频的同时,“勾手老大爷邓肯”表示,不会影响正常视频的更新。近两周,该UP主的日常视频播放量为20-60w不等;但截至发稿前,上述付费视频的播放量为1.2万,评论约为500条。
(责任编辑:知识)
-
国家药监局网站今天发布了关于《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政策解读。具体解读如下:一、《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购已成为常态化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以“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为主题的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目前正在举行。从2018年开始举办至今,智博会已成为聚焦数字产业化、产 ...[详细]
-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英国国内产出下降达11.0%,为300年来的最大跌幅。据彭博社22日报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英国创下了自1709年以来最大的国内产出跌幅 ...[详细]
-
中国台湾地区新增28397例本土确诊病例 新增18例死亡病例
财联社8月24日电,中国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8月24日公布,台湾新增28,57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分别为28,397例本土病例及173例境外输入病例;另确诊病例中新增18例死亡。 ...[详细]
-
电子身份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资料片近年来,国家一直在部署、推进电子证照的相关工作。今年7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选择部分城市依法依规探索居民电子身份证试点,推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近年末,这项工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 8月23日,、菜粕齐涨,从交易所盘后公布的数据看,豆粕出现多空席位均大幅增仓情况,菜粕则多头席位增仓明显,双方博弈激烈。连豆粕主力2301合约涨幅4.67%,近月2209合约涨幅4.8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天8月23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网信办结合每年开展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网络暴力、网络水军、网络黑公关作为专项行动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详细]
-
格力河北经销商“倒戈”飞利浦,“总代”徐自发或曾是董明珠重要“嫡系”
8月23日,多家媒体报道,河北格力总经销商――河北新兴销售有限公司,其董事长徐自发在近日活动中表示不再销售格力产品,而转向飞利浦。第一财经援引知情人士称,格力电器也已停止向河北代理商供货有两月之久。上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少数派投资今年到底有多难?全球股市各大指数涨跌幅大多为负。各行业指数平均最大回撤超27%。2022年以来,上证指数几度沉浮,行业热风飘忽不 ...[详细]
-
融资是否合理必要?有否涉及房地产业务?国海证券、中原证券再融资计划遭监管“拷问”
记者|陈靖近日,和的再融资进度更新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融资是否合理必要、发行人及控股参股公司是否涉及房地产业务等问题成为监管重点关注问题。2021年以来,国海证券和中原证券相继抛出了定增“补血”方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