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暴涨近7倍,复盘免疫球蛋白的“错位之旅”
新年伊始,错位之旅顶着“免疫神话”的天暴光环,免疫球蛋白的涨近身价经历了滚雪球般的上涨。从300、倍复500元的盘免价格炒出天价单瓶高达2200元,7天涨了近7倍。疫球由于本身稀缺且高价自费,蛋白通常医院不会储备太多,错位之旅在突如其来的天暴抢购潮中,一些人盲目“抢球”陷入骗局,涨近而一些真正需要它救命的倍复免疫缺陷类疾病患者,却面临无药可用。盘免
从“默默无闻”到“一盒难求”
去年底开始,疫球社交平台上“免疫球蛋白”在热搜榜居高不下,蛋白多位网友发文称高价求购“丙种球蛋白”。错位之旅
“老人肺炎重症,急求免疫球蛋白”“实在找不到药了,有货源的请联系我”……更有网友动态表示“一万块买不到四瓶免疫球蛋白”,一时间这种并不日常的药物家喻户晓,求药人群随处可见。
继莲花清瘟、布洛芬、蒙脱石散等药物被疯抢,静注免疫球蛋白也成为公众“必抢清单”里的榜首药品。
在武汉工作生活的付女士在社交平台急求免疫球蛋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防疫政策调整后,先是抢不到日常所需药品,退烧药和体温计都抢不到,因为家里老人有基础病,担心感染后风险较大,所以想买点囤着,有备无患”。
付女士代表了不少抢购者的心理。付女士还向记者表示,自己根据网络上新冠用药囤了一部分,如布洛芬、蒙脱石散之类,但免疫球蛋白在医院和药房早已经断货,黄牛溢价太严重更真假难辨。
记者通过信息查询平台可以看出,此药品为处方药,每瓶2.5g参考价格为298-700元。
物以稀为贵。各种黄牛藏匿社交网络,频繁发动态并附上小标签“新冠特效药”,北京商报记者以患者家属的身份向黄牛询价,对方表示每瓶2000元,多买有优惠,并且一天一价供不应求,黄牛还向记者表示免疫球蛋白用于家里老人备用,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打3-4支。
多名网友发布武汉好药师大药房(大厦店)可购买静注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并排起长队,记者通过打电话询问但未有人接听,而另一家连锁店武汉好药师药店(泰康店)则表示免疫球蛋白已经断货,并告知记者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有,货源紧俏。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向北京多家医院咨询得知,由于社区医院大多提供的基础医疗服务,主要侧重于卫生保健服务,免疫球蛋白这种药品是需要在患者病情严重经过医生权衡判断才能使用的处方药,所以社区医院不做静注免疫球蛋白药品的注射和售卖。
被抢购的“神药”与医生眼中的“丙球”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是一种血液制品又称“丙球”,是从健康人类的血浆中提取出来,主要应用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用于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继发性免疫球蛋白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丙球可以预防传染性肝炎、寻麻疹等病毒性感染,也可以用于哮喘、湿疹等疾病。在儿童用药中,丙球是治疗川崎病最主要的治疗药物。
血制品不包含在我国的基本药品目录,购买上有条件限制。免疫球蛋白在新冠治疗中也多用于重症感染。
随着免疫球蛋白的火热,其生产企业也备受关注,主要有十几家上市企业,、、、等。
市场上免疫球蛋白备受追捧,血制品概念股也同样备受关注,在2022年末股价出现小幅增长。中邮证券表示,进口白蛋白供给维持下降趋势,国产血制品市场占比上升。
血液制品本就是稀缺产品,冬季献血人数少加之疫情的影响,多地血库吃紧,而今的免疫球蛋白更成为紧缺的药物。但是广大证券提出,待未来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血制品行业会迎来一个增长趋势。
“免疫球蛋白”到底需不需要抢?辽宁省朝阳市某三甲医院的张医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免疫球蛋白是人体血液内提取出来的细菌病毒产生的抗体,市面上还未出现康复人群血液中提取出来的免疫球蛋白,因此人们疯抢的静注免疫球蛋白对于新冠的预防作用不大。并且免疫球蛋白作为血液制品注射存在很多潜在风险,比如血液疾病的感染和身体的排斥反应过敏等等,虽然这种风险的概率极低。”
作为一种处方药,张医生谈到,免疫球蛋白在大部分监管严格的医院是不允许门诊注射的,需开具住院手续,但也有些医院将其作为普通药品正常售卖。
“免疫球蛋白对新冠重症治疗仅仅是有辅助作用,如果不使用静注免疫球蛋白还可以通过口服药物、抗生素、呼吸机等方案。病人是否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需要医生进行判断,盲目使用容易出问题。”张医生进一步解释称。
牛医生曾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收治感染者定点医院工作过,他在接受采访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免疫球蛋白在治疗中费用相对高一些,一个体重60kg的成年人注射三天需要花费一万元以上,轻症人群是不需要使用的,即便重症人群使用也是少数。
一段时间以来,抢药囤药的现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莲花清瘟到布洛芬、抗原等等都经历了供不应求到供需矛盾基本缓解。
但免疫球蛋白与其他药品有着很大区别,作为血制品,免疫球蛋白来源特殊,需要人体新鲜血浆并且提取工艺复杂。一般医院“备货”不多,短期内的抢购,可能造成真正需要的人无药可用。
1月6日我国最新发布了“第十版新冠感染诊疗方案”,在此方案的药物推荐中,并未提到普通人免疫球蛋白。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临床药师、副主任药师邓体瑛曾对此做出提醒,方案中提到的针对新冠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具体名称为“COVID-19免疫球蛋白”,而非普通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COVID-19免疫球蛋白是专门的新冠免疫球蛋白,里面含有大量抗新冠的抗体。
同时对于市面上掀起的“免疫球蛋白”抢购浪潮,除了溢价,还有消费者发文称被骗。“为救奶奶找黄牛购买免疫球蛋白,被骗说发不了货,现在被拉黑了……”针对倒买倒卖挣黑心钱的现象,北京商报记者咨询法律从业人员,对方表示针对倒卖免疫球蛋白药品首先需要了解售卖人员是否具有合法销售相关医疗产品资质,若无资格则涉嫌非法经营。另一方面正常售卖的定价不得高于原市场价的15%,若超出这个标准则违背价格上涨的合法额度。人们可以向市场监管总局投诉举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李想
(责任编辑:热点)
-
中药板块再度爆发,半导体迎来“股神”加持!坚持左侧筛选+催化剂共振,看这一资讯如何挖掘深度投资逻辑
入口提示:-行情-决策商城-脱水研报 / -VIP频道-决策商城-脱水研报本周,在防疫政策优化落地大方向下,经济修复预期增强,指数层面以高位震荡为主。从板块来看,防疫相关的医药板块成为市场绝对热点,包 ...[详细]
-
1月3日,乐视CEO张巍发布内部信称,乐视2022年业务总体平稳,经营业务实现了现金流平衡,并且前三季度虽有5周居家办公,整体业绩目标均如期达成。张巍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乐视将执行每周四天半 ...[详细]
-
21%的经销商希望厂商减少压货!白酒经销商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出炉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22,酒业在无数变与不变当中交出成绩单。这其中,有来自头部名酒的跨越式发展,在技术领域的突破革新,大单品、新模式迭代升级,产业投资果断出击;也有香型回归理性,部分厂商业绩承压,标 ...[详细]
-
张国华与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冬辰一行举行工作座谈
转自:雄安发布2022年12月31日,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冬辰一行到雄安新区调研考察。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与张冬辰一行举行工作座谈。2022年12月31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字头”国企估值低,一直是A股长期3000点徘徊的一个重要原因。情况或将发生逆转。22日,国企基建股以及电信运营商在上午11点之后开始大幅拉升 ...[详细]
-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投研手记:信用债波动调整,未来融资恢复或相对缓慢
近期信用债市场受债市波动和理财产品负反馈影响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二级市场的波动向一级市场传导并产生了较大规模的信用债取消发行情况。从总量来看,自11月14日以来,信用债取消发行规模共1906亿元、取消发 ...[详细]
-
全国铁路从2023年1月1日起对儿童优惠票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凭儿童的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1.2米和1.5米为分界线。2023年 ...[详细]
-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2日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乌克兰议会)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了一条庆祝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领袖斯捷潘·班德拉诞辰的推文,这引发了波兰官员、美国学者和以色列记者的谴责浪潮。在一片抗 ...[详细]
-
十三在呼伦贝尔十三和阿全十三拿到新房本十三在雪地中留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曾几何时,这句话让职场人有了辞职的冲动。一对90后夫妇做得更绝,两人卖掉了杭州价值500万元的房子,将带三个娃到内蒙古呼伦 ...[详细]
-
阳性和康复中禁医美的警示背后:有阳康者做医美致并发症进ICU
1月3日,新冠阳性和康复中禁止任何医美项目的消息受到社会关注。记者发现,该说法出自中华医学会医美分会给全国医美机构的意见。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宋建星介绍出台《意见》初衷及必要性。宋建星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