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配置优选工具——华安国开债ETF开启发行
摘要:作为固收配置优选工具,固收工具国开首批证金债ETF——华安中债1-5年国开债ETF,配置8月1日开启发行,优选基金代码159649,华安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开启
债券ETF是发行重要的资产配置工具。在全球ETF规模快速增长背景下,固收工具国开近五年债券ETF持续保持20%左右的配置市场占比,是优选ETF的主流品种之一。在我国,华安固收类指数基金产品今年以来也迎来快速扩张,开启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短融ETF 等均受到市场青睐。固收工具国开而7月11日,配置首批政金债ETF正式获批,优选首次突破挂钩标的在交易所市场的局限,进入更为广阔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债券ETF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华安国开债ETF正是首批证金债ETF之一。该基金是国内首批投资于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跨市场债券ETF,也是首批投资于国开债的债券ETF。该产品使用现金交易和申购赎回,采用“T+0“当日回转交易方式,当日买入或申购当日可以卖出,交易方便快捷。除此之外,该产品交易免收交易经手费,管理费0.15%,托管费0.05%,投资成本也相对较低。未来,国开债ETF还有可能纳入交易所质押式回购,方便ETF持有人进行流动性管理。综合来看,国开债ETF低投资门槛、低投资难度、低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的优势,使其成为投资者较为理想的资产管理工具。
国开债ETF跟踪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主要投资于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剩余期限为0.5-5年的国开行债券。该指数具备较好的资产质地及代表性:国开行是债券存量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债券信用等级高、交易活跃,而1-5年是其分布较为集中的期限。截至2022年7月25日,指数成分券合计65只,总市值5. 5万亿;久期2.47年,接近于主流债券基金久期中位数;风险收益特征相对均衡,位于固收类风险收益谱系中段。指数投资价值较为鲜明。
当前,地缘冲突、通胀高企等因素加剧了权益及商品市场波动,固收类资产配置需求正逐步凸显。历史数据显示,股债两市曾反复出现“股债跷跷板”行情。近十年,中债1-5年国开债指数与A股沪深300、美股标普500、港股恒生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28及-0.19。负相关性有助于投资者通过股债组合来降低风险(波动),获得市场长期回报。国开债ETF有望成为资产配置的良好补充。(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6/30)
作为管理人,华安基金是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五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团队是国内知名的指数投资团队之一,拥有超过20年的指数投资经验。在公司支持下,团队屡创先河,开创了开放式指数基金、QDII基金、ETF联接基金、黄金ETF等多类基金产品,同时发行并管理了国内首只投资德国的基金德国ETF、首批投资日本市场主流指数的基金日经225ETF、首批恒生科技ETF、首批科创板行业主题ETF等。此次国开债ETF也是市场首批证金债ETF,为团队产品谱系再添新品种,更好服务于投资者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
华安国开债ETF于8月1日开启发行,基金代码159649,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
(责任编辑:探索)
-
根据申购安排,本周共计7只新股申购,周一为北交所的870199.BJ)和831641.BJ),以及创业板的301311.SZ)和301290.SZ);周二有001256.SZ)和301391.SZ); ...[详细]
-
《科创板日报》9月25日讯记者 陈美)近日,平价奶茶品牌蜜雪冰城要冲击A股了。证监会网站显示,蜜雪冰城预披露招股书,欲申报深市主板。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以来消费赛道大降温。不仅二季度无一笔融资记录,而 ...[详细]
-
中科美菱北交所上市:国内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老二,37天闪电过会,毛利率低于同行海尔生物,发行底价下调
:国内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老二,业绩高增能否持续?来源:朱邦凌中科美菱将在9月27日北交所发行。其突出特点:一是闪电过会。从获受理到过会,历时仅37天。二是轻微调低发行底价,由17元调整为16元。三是长虹 ...[详细]
-
在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能源危机正在冲击农业的生产。为了节能,意大利一家果蔬集团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方式,那就是利用洞穴冷库来冷藏苹果。节约能源成本 意大利洞穴冷库用于储存苹果在意大利北部特伦蒂诺省的一 ...[详细]
-
11月17日,《甄嬛传》开播11周年,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超500万次,讨论近4000次,多位大V纷纷在11日当天发文庆祝,更有网友用甄嬛体调侃,“一晃11年过去,四阿哥多大了。”近年来的影视行业,很 ...[详细]
-
美联储激进收缩美元流动性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扰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3%~3.25%区间,这是今年以来美联储第5次加息,同时也是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尽 ...[详细]
-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加速,我常驻维也纳代表团:披着“海军动力堆”外衣的核扩散华尔街日报24日报道称,为应对中国在太平洋地区“不断增长的影响力”,美国政府正考虑加速美英澳核潜艇合作进程,将澳大利亚获得首艘核 ...[详细]
-
转自:中国经营网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日渐成熟,智能家居行业近几年迎来快速增长。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6515.6亿元。面对千亿级市场的诱惑 ...[详细]
-
11月22日,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沙特阿拉伯队2:1战胜阿根廷队。据沙特通讯社报道,为了庆祝胜利,沙特宣布11月23日为所有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的员工以及学生放假一天。而另一边的阿根廷球迷却很郁闷。 ...[详细]
-
9月23日,央行发布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下称“报告”)。其中,多个重磅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金额合计为10.83万亿元,同比增长2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