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专间才能实现“拍黄瓜自由”?不合理的标准才是症结
原标题:5㎡专间才能实现“拍黄瓜自由”?㎡专自由不合理的标准才是症结
来源:潇湘晨报
拍黄瓜,这道烧烤店、间才结小餐馆中常见的现拍凉菜,合法地位受到了质疑。黄瓜
近日,不合标准安徽合肥多家餐馆因卖凉拌黄瓜被罚款5000元,才症原因是㎡专自由餐馆未取得冷食类食品经营资质。
处罚的间才结行为于法有据,没有毛病。现拍引人深思的黄瓜是,为何很多小型餐饮店没有相应资质?不合标准
是不想吗?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安全监管处处长戴芙蓉表示,在食品经营许可证上增加冷食类食品经营项目,才症需要辖区的㎡专自由市场监管部门现场验收。“现实中很多小型餐饮店往往达不到验收标准。间才结”
不是现拍不想,而是达不到。不是个别餐馆达不到,而是很多餐馆达不到。
实现“拍黄瓜自由”究竟有多难?
这个问题细小到食客们通常会忽略,更无心研究。但正从这个小问题上,我们不妨进一步思考,身边大大小小的标准,有多少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多少能100%落地和执行?
01
卖拍黄瓜,违规被罚
去年10月,合肥市庐阳区又驰餐饮店现场销售凉菜“凉拌黄瓜”“凉拌西红柿”“盐水毛豆”,该店无冷食类食品制售、生食类食品制售许可。合肥市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罚款5000元。
今年2月,多家媒体报道合肥市包河区王良才酸菜鱼望湖城店在外卖平台上售卖凉拌黄瓜,同样无资质。包河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没收违法所得244元、罚款5000元。
7月25日,池州人网上,一餐饮店老板反映,在店内“拍黄瓜”做凉菜,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5000元。
“一个小饭店拍个黄瓜而已,难道我心不疼吗?”
的确,对于小本经营,5000块的罚款数目不小。尽管执法有据,这一现象还是引发了诸多争议。
江苏维世德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梁三利在撰文中提出疑问:从黄瓜从国外传到中国之日起,街头小店、市场小贩,拍个黄瓜,放点蒜泥,民众来上一盘,有时配杯老酒,其乐融融。这种简便做法已经延续了多年,是否有行政许可之必要性?
02
难以企及的高标准
罚款依据很清晰:不能卖拍黄瓜,是因未取得“冷食类食品制售”食品经营许可。而未取得许可,多因达不到验收标准。
在安徽,如何才能达到验收标准?
戴芙蓉举例称,冷食类制售一般要求要有一个不低于5㎡用于凉菜制作“专间”,还要具备二次更衣洗手消毒的设施,专间内要有独立的空调,要有空气消毒设备等。
主编查询2016年印发的《安徽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实施细则(试行)》,发现确有此规定。
在冷食类、生食类食品制售许可审查要求中,第四十七条规定申请现场制售冷食类、生食类食品的应当设立相应的制作专间。
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表中特别标明:
专间面积不小于5㎡,应为独立隔间,不得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的门,专间门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坚固材质;专间如有窗户应为封闭式(传递食品用的除外),食品传送窗口应可开闭,并有明显标示。
此外,专间必须满足的要求还包括:
(一)在专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二)设有符合要求的空气消毒设施、空调设施、温度监测装置、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专用加工工具;食品需要冷藏的,设有相应容量的专用冷藏设施;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应加装净水设施。
总结起来,为了做一道拍黄瓜,小餐馆首先得隔出一个5㎡的专间,然后配齐空气消毒设施、空调设施、温度监测装置、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专用加工工具,还要加装净水设施。
一套流程下来,小餐馆付出的成本很可能远高于利润。结果可想而知:商户要么违规经营,要么不卖拍黄瓜。
事实上,对于超范围经营“拍黄瓜”等凉菜如何处罚的问题,2021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在公众留言中回答过。
当时有人留言,“本人开了一家餐饮店,已经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范围没有冷食类食品制售,但是在销售‘拍黄瓜’凉菜”。其询问这种行为会被以何种处罚。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回应称,根据《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有关规定,“下列加工制作既可在专间也可在专用操作区内进行:a)备餐,b)现榨果蔬汁、果蔬拼盘等的加工制作,c)仅加工制作植物性冷食类食品(不含非发酵豆制品);对预包装食品进行拆封、装盘、调味等简单加工制作后即供应的;调制供消费者直接食用的调味料。”也就是说从安全性角度,仅加工制作植物类冷食类食品无需专间,可以在洁净的专用操作区内进行。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说可以在洁净的专用操作区内拍黄瓜。安徽餐饮店却被赋予更高的标准——必须在不低于5㎡的专间内拍黄瓜。
这样的高标准,从成本角度,无法实际落地;从安全角度,无法证明其科学性与合理性。
所谓高标准,徒有其表。
03
标准不应脱离实际
一盘小小的拍黄瓜,能看出不少问题。
食品安全固然不可懈怠。只不过,有的部门在制定规则时,只顾面子,不顾里子。仿佛纸面规定越严格,越显出当地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结果规定一出台,放眼望去,满大街没几家能符合规定。
此规定即使出台,也失去了其作为标准的存在意义,更可能衍生选择性执法。面对无法落地的标准,执法部门不可能全部处罚,也不可能不处罚,被处罚的对象只能哑巴吃黄连,把苦咽下肚。如此,市场公平,从何谈起?
保障食品安全,不是面子好看就行——规定哪怕看起来很完美,一旦脱离实际、难以企及,就需要反思。
5㎡专间,是实现“拍黄瓜自由”的标准。我们身边,又还有多少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的标准,限制自由?
撰文|柴归
(责任编辑:娱乐)
-
万物新生Q3总收入同比增长29.2% GMV同比增长14.5%
11月22日(周二)美股盘前,(RERE.US)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财报显示,万物新生Q3总收入25.36亿元,同比增长29.2%;净亏损为301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为1.22亿元;摊薄后每股 ...[详细]
-
腾讯公布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营收1340亿元,同比下滑3%;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滑17%。根据公司财报,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员工110715名员工 ...[详细]
-
美股自6月底以来一直在上涨。美国7月CPI环比持平,这进一步提振了股市。投资者认为,通胀正在见顶,因此美联储将停止紧缩政策 并考虑放松货币政策。不过,美国7月CPI仍同比上涨8.5%。如果通胀在今年剩 ...[详细]
-
A股明日风口:两大电网成立专属公司 将解决4000亿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8月17日消息,行业利好密集出台,有8大板块有望成为A股明日风口。1、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全力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供应稳定安全 ...[详细]
-
梦洁股份因涉嫌信披违规被立案 此前存关联方资金占用、违规财务资助问题
每经记者 王帆 11月23日晚间,SZ002397,股价4.96元,市值37.42亿元)发布公告称,公司及董事长姜天武,副董事长李菁,董事李建伟,董事、董事会秘书李军,股东张爱纯收到证监会《立案告 ...[详细]
-
“国家队”抢食云市场,三大运营商上半年云业务增速均超100%
、、三大运营商正在云服务市场快速攻城略地。根据三大运营商披露的2022年上半年财报,三家公司上半年云业务营收增速惊人,均超100%。其中,中国电信天翼云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100.8%;中国移动移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8月17日,清华本科新生报到现场。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程婷 摄8月17日,3700余名清华大学2022级本科新生踏入清风徐徐的清华园,开启一段新的追梦之旅。澎湃新闻从清华获悉,今 ...[详细]
-
“找准方向,厚积薄发”这句话用来形容UXIN.US)2022财年业绩恰如其分。7月28日,优信发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2022财年业绩。财年内,优信实现总营收为16.36亿元,净亏损 ...[详细]
-
11月22日-25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作为专题论坛之一,制造智能决策控制工业软件)论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主办,爱波瑞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德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详细]
-
2022年上海市电子消费券要来了!何时报名?如何使用?一文速看
上海发放电子消费券活动以“爱购上海”为主题,在2022年8月下旬至11月下旬期间分三次发放。第一轮消费者报名时间8月20日0:00-22日24:00,消费券发放时间8月26日。消费券使用期限为20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