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持债为何“由减转增”
炒股就看,由减转增权威,外资为何专业,持债及时,由减转增全面,外资为何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持债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由减转增外资持有人民币债券又有新变化。外资为何相关数据显示,持债2022年12月,由减转增境外机构结束了连续10个月减持人民币债券资产的外资为何状态,转为一定规模的持债增持。由阶段性减持再回到增持,由减转增折射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外资为何信心,尽管外部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因素,持债但人民币资产仍然魅力不减。
近年来,随着债券市场开放不断扩大,人民币债券陆续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加之人民币债券正收益,外资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不断增加。从2018年12月到2022年1月,外资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境内人民币债券连续38个月净增,累计增加23092亿元,增长1.62倍。而进入2022年2月份后,部分外资开始连续减持人民币债券,引发了部分市场人士的担忧。
应当看到,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部分渠道外资出现暂时的、阶段性调整是正常现象,不影响外资中长期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信心。去年,全年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外汇市场预期总体平稳,市场交易理性有序;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等资金流入发挥了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主导作用。这些都体现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韧性,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巨大消费市场对外资吸引力仍然较强。
去年12月以来,境外资金跑步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国际投资者纷纷增持人民币资产,显示出外资对中国发展的信心继续增强。从去年全年的数据来看,截至去年末,境外机构在我国债券市场的持债规模为3.46万亿元,其中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39万亿元,近5年年均增速接近25%。今年以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过150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净买入额。其中1月份净流入金额超过1400亿元,成为开通以来的最高单月纪录。
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的“热捧”,彰显了“中国引力”,这包括我国经济基本面向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人民币资产收益相对较高且避险属性逐步增强等因素。向前看,外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程度仍有相当大提升空间。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但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甚至新兴经济体相比,间债券市场3.5%的外资占比仍然明显偏低,这意味着未来外资增配人民币债券仍有继续上升的潜力。在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支撑下,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持有规模不断上升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在经历了几年的连续快速增持后,未来外资增配行为将更加稳健。相信只要中国继续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推动境内债券市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建设,坚持推动制度型金融开放,给投资者创造越来越便利的、透明的、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人民币债券资产在全球仍会具有重要的配置价值。
(责任编辑:娱乐)
-
刘肃毅: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身二任” 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标配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府股交中心总经理刘肃毅:区域性股权市场“一身二任” 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渐成标配本报记者 昌校 ...[详细]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节前通报的10起典型案例涉及什么问题?有哪些特点?
市说新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陆丽环报道 4月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严肃查处并公开通报这些典型案例,彰显了党中央从严管党治党的坚强决心,体现了拒腐防变从领 ...[详细]
-
张忆东全球策略)团队总结2021年港股的业绩情况发现:2021年,港股主要指数营收增速大幅提升,净利润水平均超过疫情前水平。港股主要指数营收增速为2018年以来的最高值,指数净利润水平均超过疫情前水平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新社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夏宾)23日下午,“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正式闭幕。三天会期,全球近400名重量级嘉宾出席,其中也包括中国部委官员,围绕当前经济金融热点话题交流讨论,向外传递出中国经 ...[详细]
-
今天29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雷正龙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4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亿4071.1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8493.5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4 ...[详细]
-
Airbnb周四表示,其员工将永远可以在任何地方工作,包括他们的家、办公室或在不同国家旅行时。Airbnb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在给员工的电邮中说,在生活成本较低地区工作的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经济日报北京11月21日讯记者杨学聪)11月21日,以“踔厉奋发 共向未来——变局下的经济发展与金融合作”为主题的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金融街拉开帷幕。在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上,来自国内金融监管机构的重量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4月2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坚持“动态清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有媒体提问:北京这次疫情防控从上海学到了什么样的经验?中国在加强老年人疫苗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