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抗疫不能等!科伦药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9月5日,救灾极践坐标四川甘孜州泸定县,抗疫一场突发的等科6.8级地震打破了县城原有的平静,紧接着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连发两次地震,伦药最高达4.2级。业积当甘孜州“东大门”、行社“飞夺泸定桥”中的救灾极践平静小城遭遇6.8级地震,两百多公里以外尚在疫情之中坚韧运转的抗疫,率先向其“输液”,等科担负起了社会责任。伦药科伦药业董事长、业积总经理立即组织启动应急方案,行社决定向泸定、救灾极践石棉两地分别捐赠现金与物资,抗疫共计600万元。等科此外,科伦还与省、市(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慈善组织保持了密切沟通,如有其他需要支持,企业也当全力以赴。
此 此次抗震救灾之举,并非是国内“大输液龙头”科伦药业第一次诠释先行者这一角色。回溯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19年长宁地震,和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都能看到科伦药业逆行的身影。
而在今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科伦药业,亦经历着多种挑战。站在整个医药行业面上来看,科伦药业等一众医药正处于经济发展受限的大环境之中,然而在行业“凛冬”、环境艰难的情况下,科伦药业依然保持着激情和斗志,并积极履行着企业和社会责任,这无疑给行业注入了一道鲜活而坚毅的力量。
01 支援不缺席,科伦救灾的快步伐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科伦突击队”,两年前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科伦小分队所留下的这句话,背后实际有着一个漫长且永不会画上句号的故事。
“9月6日下午,我们迅速向甘孜藏族自治州红十字会、雅安市红十字会分别汇款了150万元。”通过对话科伦药业负责人,E药经理人真实地感受到了科伦药业心系灾区的情感,也见证了其速度之快。“在董事长和总经理下达应急支援指示后,公司即刻筹集了应急药品,物资根据当地所需,正在集结和调拨,明天早上能从成都出发送到雅安,因为疫情防控,到了雅安完成消杀后,再运送至灾区。”
有人曾说过,假如没有科伦,或许就没有后来国内输液行业的大集中。从技术改造一家胶囊厂,到不到半年时间收购3家企业、逐步扩张;从做仿制药,到逐步兑现创新药管线价值,数年来,科伦药业都在快速寻变、积极求变。而其在业务发展上追求的灵活与速度,似乎也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上有着相似的彰显。
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方案,600万现金与物资,持续更新中的支援动作,此次率先抗震救灾的科伦,在效率和资源供给上有效助力了四川和灾区“雄起”。
14年前的汶川县城,是一个令全国人民悲痛和忧心的救灾现场。彼时科伦药业的可立袋输液因其独特的可空投性,在灾区实施了紧急空投,在那场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企业也成为了第一批打通抢救药品陆路通道并实施紧急空投的企业;2013年4月,在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发生之后,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亲率队伍和物资赶赴雅安灾区,并安排了大量药品和输液器运往灾区,捐赠药品、物资和现金合计价值超过150万元。
2020年,武汉疫情防控第一线现场。时值春节,武汉却笼罩在新冠病毒的阴影之下,疫情形势十分严峻。要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火神山医院刚完工,其中基础输液等药品的配备工作刻不容缓。2月1日晚间,科伦作为紧急疫情期间的药品供应公司,在9小时内将医院所需的首批近5万瓶输液送达。
截至2020年3月,科伦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赠价值超过5100万元的紧缺医疗物资,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并开辟援鄂医疗队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安排专人专车为全国各省援鄂医疗队提供紧急物资运输84次。
02 物资输出不中断,疫情下的热“运转”
“不管是大地震,还是疫情、高温,我们都坚持过来了,一次又一次取得胜利,这是川企的精神,也是川企的韧性。”科伦集团旗下子公司——科伦医贸总裁王雪芬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
据悉,疫情防控期间,科伦在成都所有的工厂生产线仍在满负荷运转,7个生产厂区均实现了满负荷生产,客户的订单量均能按约定完成交付。于内,“不管科伦的生产、运输,还是研发,都未因疫情而减速。”
在科伦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的工厂里,进行疫情闭环生产管理的员工有3000余人,白天守着生产线高效运转,晚上睡在车间临时拼凑的睡袋、床垫上。
“从集团总裁到一线员工,从生产、运输到销售等岗位都有人在岗。半夜两点到货,我们就马上组织员工下货,不管几点出货我们都要满足货车及时安全上路。我们可以等,但是医疗需求不能等。”王雪芬在接受采访时讲道。
近日,成都“8.25”新一轮本土疫情暴发,核酸检测试剂等相关资源承压剧增。9月1日至3日,科伦医贸共向3000余个核酸采样点和防疫单位配送核酸采样管1426万人份、医用防护服3.9万套,医用口罩47万只,酒精、面罩等各类防疫物资1.1万件。
在3天时间内,科伦医贸提供了超1400万人份的核酸检测耗材,有效助力了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除了输出核酸检测耗材,深耕慢病领域、以创新平台为依托为患者提供更多诊疗方案的科伦也马不停蹄地深入成都、绵阳、南充、西昌等近期突发疫情的地区,旗下20余家智慧专业药房为慢病门特患者提供购药和送药上门服务。据王雪芬描述,9月1日以来,该公司已保障了2000余名慢病患者的正常购药需求。
除了特病、慢病患者的需求外,科伦医贸还承担了大量医疗机构的产品供应配送服务,目前科伦药业生产的基础输液、抗生素等产品均是临床治疗必需的药品,科伦药业的产品在全川90%以上的医疗机构均有使用。
在这样一个需求集中爆发的特殊节点,科伦医贸之所以能够保障其供应能力,与其“平战结合、应急支援”的管理机制分不开。据了解,成都科伦医贸以及绵阳、南充、泸州、达州、宜宾等9家子公司是当地政府指定的应急物资储备库、中央财政应急物资(疫情)保障体系储备单位,一旦某个地市发生疫情,全集团内强大的储备物资可以迅速统筹调度,全力保障发生疫情的地市。
沿袭科伦抗震救灾、疫情防控的线路,还可深入其背后,发现其多年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迹。作为国内“大输液龙头”,科伦药业秉持“科学求真,伦理求善”的企业宗旨,历年为社会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和困难群体提供的捐助超过了2亿元人民币。近年来,科伦药业致力于打造绿色、和谐、可持续的ESG发展路径,高度重视ESG方面工作的提升。实际上,ESG指标愈发受到市场与社会关注,而作为一家成立近30年的本土医药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科伦药业可谓是走ESG发展路径的企业样本。
03 发力“仿+创”赛道,科伦的长线发展
在国内刚兴起的治疗性大输液市场中站起来,历经行业变革、同行竞争,如今已然站立于同行第一梯队的科伦药业,在用实际行动表达其对“发家之地”的感恩,并以身作则,热情奔赴社会所需之处,“慷慨解囊”。而从大输液领军者向抗生素全产业链布局,再到以创新药为动力驱动发展,科伦似乎也有用不完的热情和探索之心。
科伦全面推进“三发驱动,创新增长”战略,强化大输液产业创新升级,构建抗生素全产业链集群,致力于仿制药、创新型小分子药、新型给药系统和生物技术药物等高技术内涵的药物研发。
不久前,科伦药业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2年中报显示,上半年科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长76.1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9亿元,同比增长39.27%,研发投入8.43亿元,同比增长3.64%。
仿制药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共有12项产品获批上市,17项产品申报生产,从 2017 年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批上市105项产品,覆盖糖尿病、麻醉、男女专科、肠外营养等多个疾病领域。
今年以来,走“仿+创”两条路的科伦药业在创新药方面也有了新的收获。
今年5月,科伦博泰(科伦药业旗下创新生物药开发平台)的SKB264(Trop-2 ADC)海外权益独家授权给默沙东,交易包括1700万美元首付款,协议修正案签署后3000万美元付款,里程碑款不超过13.63亿美元及净销售额提成。
7月,科伦博泰又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肿瘤项目B有偿独家许可给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与商业化。默沙东将根据协议内容和商业化开发阶段向科伦博泰支付3500万美金首付款,累计不超过9.01亿美金的各类里程碑付款及相应净销售额提成。
科伦与默沙东的这两项总额超20亿美金级别的授权合作,这也标志着科伦创新能力获得国际认可。
中报显示,公司就创新研发项目与默沙东达成合作协议以及有偿独家许可,2022年上半年度科伦博泰对默沙东确认收入人民币 3.70 亿元,增加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1.60亿元,这也意味着公司的创新药研发已经开始贡献收入。
就科伦当前发展情况来看,该企业一直在自己多元的发展方向上丰富自己的产品矩阵,并且有了不错的收获。
(责任编辑:热点)
-
2021年1月,被称为“古典音乐第一股”的库客音乐在纽交所上市。即便政策变化带来行业震荡,公司去年营收依然同比增长超过八成,与面对转型难题的教培企业相比,成绩堪称亮眼。然而,在资本市场,库客音乐却在近 ...[详细]
-
记者 | 庄键 王月伦“浙江海盐工厂的二期项目今年已经开工,希望尽快实现高效换热器的产能翻番。”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现场,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高效换热器是生产热泵 ...[详细]
-
身家355亿!海运大爆发,张国华家族打新富豪榜,曾发40个月年终奖
长荣海运总经理谢惠全在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笑言,“我可以跟大家说我睡得很好,做梦也会笑!”图片来源:长荣海运官网11月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百富榜》下称“百富榜”),新鲜面孔中出现了海运行业, ...[详细]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低碳发展没有数字化技术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和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组委会联合主办、天津爱波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指导单位的第19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于11月8日在天津香 ...[详细]
-
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的2022年“金融知识普及月 金融知识进万家 争做理性投资者 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拉开帷幕。富德生命人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贯彻落实各项 ...[详细]
-
作者/肖逸思 唐柳杨11月8日,吉利控股集团和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统称“吉利”)与雷诺集团签署了一项非约束性框架协议,决定成立一家全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同研发、制造和供应混合动力 ...[详细]
-
11月8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乐山监管分局发布了2张罚单,剑指乐山嘉州民富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罚单显示,乐山嘉州民富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为违规发放贷款,严重违反审 ...[详细]
-
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京津冀为核心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1月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获悉,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林草局、国铁集团等部门共同印发了 ...[详细]
-
今年前10个月上海进出口总值3.46万亿元 同比增长5.3%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今年前10个月,上海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3.4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3%,总体保持平稳增长,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比重10%。其中,出口1.41万亿元,增长12.5%,进口贸易值2. ...[详细]
-
前三季度84家财险公司净利约519亿元 财险“老三家”净利润占行业比高达84.3%
本报记者 冷翠华截至11月7日,除3家财险公司外,已有84家财险公司披露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前三季度的经营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进行统计发现,今年前三季度,84家财险公司净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