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股民“年轻化”看中国资本市场活力
炒股就看,年轻化权威,从股专业,中国资本及时,市场全面,活力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年轻化
本报特约评论员
A股参与者日趋“年轻化”,从股这是中国资本中国股市充满活力的象征。股民“年轻化”,市场意味着投资者学历较高、活力专业化提升、年轻化投资理性增强且有较强的从股风险意识,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法治内涵和规则意识的中国资本增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市场靴子落地,科创板和创业板两大板块不断激发投资者的活力入市热情, 2023年,A股市场也将迎来新局面,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必将行稳致远。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开立A股账户的投资者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11亿户。其中散户规模为2.1亿户,同比增长7.85%,占投资者数量的99.76%;机构投资者数量年内累计增加3.51万户,同比增长8.82%。总体看,散户投资者仍然是A股的主流群体。
另据腾讯财经发起的一份投资者2022年调查问卷显示,40岁-59岁的投资者占比46.33%,占比最大;其次是30岁-39岁投资者,占比43.27%;60岁以上投资者仍在坚守,占比2.65%;年轻一代力量崛起,18岁-29岁投资者占7.75%,00后已悄然入市。
资本市场容量越大、投资人数越多、投资者越多元化,越凸显资本市场的活力。以上数据主要表明三个事实:一是去年宏观经济下行的大形势下,A股投资者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凸显个体的投资热情并未受经济大势的影响。二是散户作为A股市场的主流群体,折射出人们对股市的信心。三是A股参与者日趋“年轻化”,这是中国股市充满活力的象征。股民“年轻化”,意味着投资者学历较高、专业化提升、投资理性增强且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法治内涵和规则意识的增强。
2022年A股市场因为疫情而动荡不安。从年初3649.15点开局,到4月28日创下年内新低2863.65点,再到年终收报3089.26点,意味着“3000点保卫战”成功。尽管如此,在2022年A股走过的248个交易日中,各大指数还是齐齐下跌,沪指跌15.13%,深成指跌25.85%,创业板指跌29.37%。沪深两市成交总额223.87万亿元,同比下降12.9%。股市如此,A股投资者还是纷纷入市,创下新高,尤其是年轻股民占比超过“半壁江山”,何也?
一是注册制改革激发了投资者入市的热情。注册制改革的靴子落地,多年的传说与呼吁变成现实,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对接全球和逐步开放的成果,也是多年强监管后A股市场规范的标志。熟悉股市操作规则,懂得风险投资理念,对注册制充满信心的年轻人不再是跟风盲从入市,而是基于专业或自信入市。
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投资者的个体信心,也是对A股及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所以,年轻散户在A股市场“跌跌不休”的态势下热情入市,不是以往散户们面对股市下跌喋喋不休的埋怨和一盘散沙的情绪不安,而是更深谙股市涨跌的规律,更冷静面对股市动态的调整。
二是科创板和创业板两大板块的吸引力。A股市场从乱到治,从封闭的政策市到和全球市场接轨,注册制水到渠成,科创板和创业板可谓中国A股的两个升级板块。加上两个板块在实体经济中已经稳固了产业根基,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成为新股募资热点。
据悉,2022年内首发上市的406家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达325家,占比超过八成。在科创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约九成,相关融资额合计达2415.18亿元,占比98.09%。两个板块具有良好的投资前景,这也是吸引广大散户尤其是年轻股民热情入市的主要原因。 这说明年轻人入市追求的也是长期投资,而非局限于一时之利。尽管2022年股市呈现跌的态势,但散户尤其是年轻股民还是纷纷入市。看似逆市而行实则是顺势而为——对两大板块的信心,也是对A股的信心,也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对投资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
三是在疫情态势下,选择进入A股特别是投资科创板和创业板也是应有之义。不管短线思维还是长期投资,均折射了投资者看似焦虑实则理性的行为。毕竟,市场经济行为下每个人都有趋利行为,尤其是在投资创富选择面逼仄的现实下,注册制改革下的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股民相对理性的投资选择。
2023年,A股市场迎来新局面。疫情风险降低、存量和增量政策利好让中国市场基本面变得更好,加之消费动能的提升,相信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必将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知识)
-
亚洲发往美国集装箱运输量连续3个月同比降低,玩具、服装等品类跌幅居前
日经中文网11月21日消息,美国调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亚洲发往美国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降至149万2832个按20英尺集装箱计算),比上年同月减少18%。在年 ...[详细]
-
市场监管总局对中国中免等10家免税企业开展指导,促进消费恢复扩大
转自:市说新语市场监管总局对、海南免税、中免日上、中出服免税、中侨免税、、深圳免税、珠海免税、海旅免税、海控免税10家免税企业开展行政指导。1月5日,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年来,我国免税行业快速发展, ...[详细]
-
物企花式理财,炒银条、投银行存款、买地产美元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俗话,似乎可以已经算是被300917.SZ)奉为圭臬了。刚开年,特发服务就贴出了一张理财公告。1月4日,特发服务公告称,其 ...[详细]
-
● 本报记者 赵白执南银保监会网站1月4日消息,银保监会近日印发《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自2023年6月30日起施行。《规则》明确要求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均应制定产品说明书,并要求保 ...[详细]
-
刘强东:明年1月起京东高管降薪10%-20%、100亿投向基层员工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推行“一升一降”措施。时隔两年,刘强东再次发布全员信。11月22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给全体员工的邮件中表示,要对员工和高管待遇推行“一升一 ...[详细]
-
来源:国际在线国际在线专稿:2022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依然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交出一份份令世界瞩目的答卷。伴随着2023热闹开局,古老而日新的中国已然扬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经济日报银保监会近日发布《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并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事关消费者权益保护,同时关乎金融市场秩序稳定 ...[详细]
-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布洛芬、抗原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的供应正逐渐恢复。1月4日下午,健康时报记者走访北京朝阳区百康药房甜水园店、金象大药房八里庄店和海淀区百康药房大屯路店等多家药店,发现布洛芬、连花清瘟、 ...[详细]
-
本报记者 杨 洁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论坛年会上表示,“我国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支持是比较有力的。”易纲表示,受疫情、外部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和下 ...[详细]
-
大集合公募化产品“年报”惨淡:权益类全部亏损 招商、方正、光大产品收益垫底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历经三年过渡期后,资管新规于2022年1月1日正式落地,迄今已满一年。“券商大集合产品公募化基本上改造完成了。”1月4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