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没有“躺平”
作者|沈丹阳
没人期待京东的躺平财报能交出亮眼的增长,但也没人预料到京东在如此艰难的京东没第二季度里,对盈利的躺平控制能做到如此水平。
8月23日晚,京东没京东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躺平财报数据显示,京东没京东二季度净收入为2676亿元人民币,躺平同比增长5.4%。京东没其中,躺平净服务收入为416亿元人民币,京东没同比增长21.9%,躺平占净收入比例达15.5%。京东没
图源:京东财报本季度包括了618。躺平历来京东第二季度的京东没营收增幅多与618购物节GMV的增长相接近。
2020年京东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8%,躺平该年618购物节的GMV同比增长则为33.2%;2021年京东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了26.2%,618购物节GMV同比增长为27.8%。今年618京东曾称下单金额同比增长10.3%。但其统计口径其实多出了4个小时。而最终这一季度5.4%的整体增速与618的增速的落差,更多体现了上海等地疫情期间的影响。
这也成为京东近期来净收入同比增速最低的一次,尤其是,细分品类来看,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商品的收入出现下滑,同比下降0.1%。作为京东平台的核心优势品类,未来几个季度这一项的数据也不容乐观。
这让徐雷在财报电话会上直呼“二季度是京东上市以来挑战最大的一个季度”。
不过,他在强调了困难之后,转而谈起对京东应对危机能力的满意。他表示,京东凭借着多年来打造的供应链基础与超出平均水平的用户质量,尽可能地减少了公司短期内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保持住了较为稳健的利润率与健康的现金流。
在营收微涨的情况下,京东的盈利的确得到了极大改善。
财报显示,京东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利润为3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仅为3亿元人民币;而2022年第二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4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0%。
京东利润的大幅提升首先与其今年来对新业务所做的大规模架构调整与人员优化密不可分。根据财报数据,包括京喜、产发、海外业务,以及技术创新在内的新业务板块,在二季度经营亏损收窄了约33%,由2021年同期的30.2亿元,降低为20.3亿元。但在亏损收窄的同时,新业务二季度的营收也较之去年同期降低了约10%。
此外,京东物流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净盈利为2.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与今年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
这个成绩就是徐雷所称的“多年打造的供应链基础”的体现。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测算显示,2022年二季度全国快递业务量受到疫情影响较大,履约配送效率低、但配送费用较高。而根据京东财报,因上海疫情期间的保供等挑战,本季度的履约开支同比增加了11.3%。
不过,总体来看其履约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为6.1%,过往几个财年的二季度,此数据在5.8%到6.7%之间浮动,可以说在履约面对如此巨大的全链条冲击下,京东还是维持住了供应链成本的水平,没有出现太夸张的增长。
京东二季度物流营收也达到31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近20%,高于市场预期。
靠最核心的供应链能力挺过最大挑战后,京东在提高盈利能力方面还有零售这个牌可打。
在徐雷提到的京东未来长期的三大战略中,除了“极度关注用户体验”与“持续投入供应链建设”外,他还强调“作为一家零售公司,(京东)的降本增效空间依然很大”,这与京东今年业务减亏的整体策略相符合。此前,徐雷也曾多次在财报会上表示“所有亏损业务都会收缩”。
在增长不再是理所应当的今天,竞争的关键变成了谁能更好的控制利润。而控制利润除了降本增效,也依然需要对新业务的探索,躺平永远带来不了盈利。
虽然专注于开拓下沉市场的京喜业务在今年来经历了大规模的撤城与大刀阔斧的业务整合,但在财报会上徐雷仍表示“在下沉市场,我们还是要做宽用户的广度,很多细节方面的战术,我们接下来还会继续展开”。京东依然垂涎这个超过9亿用户的下沉市场。
京东开拓新业务的根本也是为了解决困扰其许久的用户增长问题。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年活跃用户数)较之去年同期的5.31亿增长至5.8亿,但与2021年全年财报显示的5.7亿年活跃用户数相比,增幅并不明显。
对此徐雷的解释是“内外部多种原因,影响了用户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疫情与大众的消费信心是外部因素,而京喜在内的业务调整所带来的用户流失则是内部因素。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京东零售核心业务对其盈利起到的拉动作用,“用户的购买频次和每用户贡献营收(ARPU)都有显著的提升”,现有用户的良好消费能力也是京东在宏观经济环境下保持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季度财报也回答了“在下沉市场暂未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之前,京东未来的增长在哪里”这一问题。
徐雷给出的答案是同城零售。
京东的同城购业务部成立于今年3月,整合了京东到家、原京东零售全渠道到家业务部等。据悉,该业务独立于其他事业群,由京东副总裁何辉剑主要负责。有媒体报道称,京东同城购业务部未来几年的战略目标包括发力同城零售、深耕外卖、到店综合服务,以及家政领域,内部为其设定的目标是未来5年实现2000到3000亿GMV。
“我们发现,用户在同城零售方面需求的快速增长,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这让我们比较激动。以前我们在线上只是提供商品的供给,而缺乏服务的供给,同城零售可以更全面地服务消费者。”徐雷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及京东发力该项业务的动力之一,来自于用户侧的需求增长。
京东对同城零售的布局也体现在其与达达集团不断深化的合作中。
在京东发布今年二季度财报的同天,达达集团也宣布了一则人事调整,其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蒯佳祺辞任,由何辉剑接任达达集团总裁,全面主持公司日常工作,并同时获任公司董事,而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由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担任。从2016年双方就合并一事达成初步协议后,京东六年来不断增持对达达的股份,并于2021年10月携手达达推出小时购业务。
对于同城零售是否会成为京东未来的增长爆发点,徐雷在电话会中表示“我们会把同城零售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新业务和新服务来去设计,其中会有很多种的产品、系统来满足同城零售,包括品类上也会有很多,但是目前还在设计整合的过程当中”。
而谈及零售大行业处于低谷期中,包括阿里、美团等公司也在角逐同城零售赛道的头部席位时,徐雷解释说“尽管整个行业对该业务都非常感兴趣,全都杀入这个赛道,我们自身的订单量和用户量也在快速地增长,但我们还是必须非常理性地做出一些判断”。
这些“理性的判断”指向京东自身在同城零售业务所具有的先天优势:核心消费者的认可、新型供应链能力,以及服务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但在发展新业务的同时,京东或许还应考虑如何补齐自身的短板,比如与美团520万外卖大军相比短缺的同城配送运力,与阿里相比稍显不足的纵深数字商业体系,以及京东一直不得要领的下沉市场切入点。
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挑战依然很多,甚至会更多,但京东至少没有“躺平”,它也提醒着人们,增长消失不意味着竞争停止,无论如何,还是要做事的。
(责任编辑:时尚)
-
2020年1月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两年多来,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全力推进金融机构聚集和发展、持续深化拓展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邵文3月21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就28条“数据基础制度观点”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2022年4月5日。网址:https://hd.ndr ...[详细]
-
发改委、能源局:目标到2025年 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3月22日,招商蛇口举办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鉴于收并购是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热点话题,而招商蛇口作为第一家获得并购贷款的房企,对于其2022年的收并购计划,自然引起多方关注。对此,招商蛇口董事总经理蒋 ...[详细]
-
泽达易盛及*ST紫晶财务造假被罚2.4亿 上市两年市值蒸发213亿或被强制退市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全面推进注册制背景下监管部门坚持“零容忍”,加大对违法公司处罚力度。日前,两家科创板公司泽达易盛688555.SH)和紫晶存储、688086.SH)同日披露公告,两家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今天晚上九点,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在广西梧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东航客机坠毁事件的相关调查进展,并回答社会各界所关切的相关问题。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通报,本次事故飞机损毁严重,调查难度很 ...[详细]
-
资料图海外网3月22日电据俄新社22日报道,俄罗斯交通部长萨维利耶夫表示,俄罗斯78架飞机在国外被扣押。俄罗斯航空公司已将近800架飞机转移到俄罗斯注册地。 海外网 张琪)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1日凌晨消息,惠普今天发布了该公司的2022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报告显示,惠普第三财季净营收为14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53亿美元相比下降4.1%,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 ...[详细]
-
IPO之持续盈利研究|电旗股份净利润大降且含水分 核心供应商蹊跷丛生
相关文章: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近日,证监会在立法计划中提到:制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等规章。此举旨在落实中央关于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