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韬:货币互换与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金融研究中心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刘韬副教授
一、刘韬货币互换的货币互换机制
人民银行主导的货币互换在2009年之后发展迅速,根据央行最近发布的人民报告,货币互换总额已经超过4.02万亿,币国对于提高国际贸易中的际化结算比例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什么是刘韬货币互换呢?根据韩国央行的解释文件,我们以中韩两国签署的货币互换货币互换协议为例,在不考虑结算或信用证等情况下,人民简要说明货币互换的币国机制。假设一家韩国企业想要进口中国的际化产品,决定通过中韩之间的刘韬央行货币互换协议进行人民币的结算,大概需要九步:第一步,货币互换交易发起后,人民中国人民银行向韩国央行账户发放人民币贷款,币国韩国央行向中国人民银行账户存入作为抵押;第二步,际化两国央行在签定协议的时候通常会规定贷款的利率,而人民币贷款利率是LIBOR+50个基点,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债券或者股权融资的成本;第三步,韩国央行向韩国商业银行发放人民币贷款;第四步,韩国商业银行向韩国进口商发放贷款;第五步,韩国进口商支付人民币货款并得到中国商品;第六步,韩国进口商向韩国商业银行偿还贷款;第七步,韩国商业银行向韩国央行偿还贷款;第八步,韩国央行向中国人民银行偿还贷款;第九步,中国人民银行收回人民币贷款后向韩国央行归还韩元抵押款。
二、货币互换的最新研究成果
1.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的特点
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协议的对象主要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第二,目前协议的主要作用是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程度,降低外国进口商的人民币融资成本,但对外国出口商的影响不大,而不是像美联储的货币互换协议一样在金融危机中提供流动性,充当最终贷款人;第三,协议是相对市场化的金融工具;第四,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手续非常复杂,涉及多方的协调,相关的企业和机构需要一定时间了解,所以不大可能大规模频繁使用。
2.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的动机
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研究表示,协议的签署具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考虑。政治上,协议特别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对中国的认同,特别是对中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的认同。经济上,货币互换协议签署以后,中国和外国资金往来中的人民币结算比例会上升,原来不使用人民币的国家也会开始使用人民币。从实际效果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签署这些协议对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程度是更大的。货币互换协议对提升中国对外贸易中的人民币结算比例是有帮助的,但这一效果主要体现在外国从中国的进口中,同时该效果并不稳定,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波动幅度。
3.中国人民银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的影响
央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结算比例的影响,而这种交易特指的是我们先考察外国从中国进口受到什么影响,我们用0表示这个国家当月和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用-1、+1分别表示签署之前1个月、之后1个月,用纵轴表示货币互换协议对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作用,正数就是推动作用,负数就是抵消作用,每个点都是一个估计值,剩下的虚线是指执行区间。
从外国向中国的进口看,签署协议之前,这样的作用是不明显的,签署协议之后这样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明显。大家需要注意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虽然这样的效应明显是正的,统计上也很显著,签署协议之后从第一个月到第十个月,推动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从第十一个月到第十二个月就突然下降。可能因为这样的一个协议签订半年或者一年以后效应会突然有一定的下降。外国进口商确实能够从人民币互换协议中带来的融资成本降低中获益,因此愿意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这样的趋势长期是有推动作用,但短期内的波动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是外国向中国的出口,估计的数值不太对,显著性也是不足的,所以我们认为货币互换协议在出口中起到的作用、扮演的角色可能不如进口情况下显著。
三、政策建议
首先,继续推进和深化央行货币互换协议的合作,特别是加强和“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合作。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协议的功能比较单一,大部分只能用于贸易和投资。根据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的规模虽然很大,但使用比例仅在1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货币互换协议的用途,特别是允许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向其他国家提供流动性、充当最终贷款人。
其次,贸易领域的便利性政策应当与金融系统的改革开放相结合,打造顺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丰富海外投资者的人民币投资渠道。人民币国际化确实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比例中的上升,但目前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期,原因就像张明所长提到的,在人民币国际化比较容易推进的初始阶段,我们单纯依靠贸易领域的便利化程度提升了人民币结算比例,但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原因在于,外国进口商关注的是人民币的融资成本,而外国出口商更关注的是人民币资产的保值增值功能,因此货币互换协议对外国出口商的作用不大。
最后,正如许多嘉宾所说,人民币国际化存在一个窗口期,在内外部风险比较大的时候应当守住底线,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在风险较小时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相关部门包括监管层应当保持和市场的沟通,帮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了解货币互换的机制,打消市场疑虑,增加政策透明度,这样有助于提升政策的效果。
(责任编辑:知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1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会议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 ...[详细]
-
全球股债商三大市场机会寥寥?“老债王”格罗斯却找到了“新目标”
财联社7月12日讯编辑 潇湘)周一,全球股债汇市场继续在忐忑不安的交投情绪中大幅波动:美元指数大幅上涨,美债收益率掉头回落,美国股市则显著下跌。交易商似乎仍在不断消化美联储进一步激进加息和欧洲经济衰退 ...[详细]
-
iOS 16首个公测版来了:苹果更新升级名单 老用户可升级!
苹果周一向其软件测试计划的成员发布了iOS 16、iPad OS 16、watchOS 8和tvOS 16的第一个公开测试版。新软件更新的第一个公开测试版应该与修订后的第三个开发者测试版基本相同,后者 ...[详细]
-
文 | 新浪财经 原祎鸣2021年12月,雍禾医疗登陆港交所,这是中国植发行业中首家上市的企业,短短半年时间过去,近日,大麦植发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颜值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的增大导致脱发人群数量上升 ...[详细]
-
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一家上市超10年的银行,最近关键监管指标虚假、掩盖不良贷款等行为违法违规被处罚超千万。11月21日,重庆银保监局公开的信息显示,重庆农商行因审查审批不尽职,超需求发 ...[详细]
-
新华社雅加达7月12日电记者余谦梁)当地时间2022年7月11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雅加达会见东盟秘书长林玉辉。王毅祝贺东盟成立55周年,赞赏林玉辉秘书长和东盟秘书处为推进中国东盟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详细]
-
来源:绿色和平发布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发布《绿色云端2022》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国内24家领先互联网云服务与数据中心企业的碳中和表现进行排名。报告发现,虽然多家头部企业在2030年前实现100 ...[详细]
-
撰文 / 路 行编辑 / 张 南设计 / 师瑜超随着汽车产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呼吁,能源结构面临进一步优化调整,汽车的电动化革命逐渐深入,而之前的油价大涨更是刺激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根 ...[详细]
-
中新经纬11月23日电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23日消息,日前,经湖北省委批准,湖北省纪委监委对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陈大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 ...[详细]
-
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2.6% 为九年来最大降幅
7月11日,市场调查机构Gartner于官网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的初步调研结果。据Gartner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总计7200万台,比2021年第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