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兴起 内容产业迎变革前夜
本报记者 曲忠芳 李正豪 北京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绘画《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兴起各大应用市场中出现了一大批“AI绘画”相关的内容APP,据七麦、产业点点等应用监测平台数据,迎变夜包括StyleArt、革前6pen Art、绘画灵境等多款简介中标识“AI绘画”字样的兴起APP近两个月内的下载量及排名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记者通过测试体验发现,内容这些APP中许多都提示“免费”体验,产业但大多应用内采取包月或包年会员的迎变夜付费模式,当会员用户输入几个描述性的革前关键词,即可快速生成一幅画作,绘画而在平台已展示的兴起大多现有作品都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所谓AI绘画,内容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工具来作画。早在今年8月,美国设计师杰森·艾伦使用一款名为Midjourney的AI图像生成器制成了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画作,该作品获得了科罗拉多州艺术博览会“数字艺术类”冠军,受到了业界的关注与讨论,围绕比赛公平性、AI“入侵”艺术创作领域等问题的争议更是持续至今。
事实上,在AI绘画“火”起来之前,与其他产业类似,AI对于传统内容产业的冲击、改造与升级已经在发生,比如在内容审核、智能营销、个性化推荐、影视剧“换脸”、虚拟主播、自动配音、游戏制作等场景,AI技术正在加速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的内容生产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以下简称“信通院云大所”)将内容与技术融合发展的新经济领域统称之为“内容科技”产业,而对于由AI技术生成内容的新型业务模态,业界一般简称为AIGC。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及渗透应用,AIGC正吸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和布局。
AI绘画“火”的背后
记者了解到,AI绘画工具之所以在近期密集涌现,得益于今年8月最免费的Stable Diffusion扩散模型,简单来说,这是今年图像生成领域的一项重要发现,它能够让用户在消费级显卡上迅速实现文字生成图片,而IDEA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认知计算与自然语言研究中心(CCNL)研发并开源了第一个中文版本的Stable Diffusion模型。显然,这项技术的突破与开源,大大降低了图片生成的门槛,一时之间仿佛人人借助AI工具都可以成为画家。截止到目前,国内包括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都已有所布局,推出了相关产品或平台。
AI绘画作为一个“新鲜事物”自带争议属性,业界观点莫衷一是。在记者采访的数名设计师中,部分人士认为AI技术对于灵感启发、创作辅助表示了肯定,有的受访者也提出AI工具的出现开始冲击传统艺术绘画业的生产关系,对于作者、作品价值、版权归属等一系列规则可能都要思考重新厘定或调整优化。
在今年7月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公开表示,AIGC将迎来三个发展阶段,即辅助人类进行内容生产的助手阶段、人机共生的协作阶段,以及AI独立完成内容创作的原创阶段。与此同时,百度展示了使用AI技术修复补全中国古代名画《富春山春图》残卷的场面。
网易易盾AI团队负责人李雨珂向记者指出,目前AI绘画工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画师提升效率,但还是暂时无法取代画师的一个工具,要进一步发展可能需要考虑至少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首先,最重要的是合规和版权问题,比如利用最新的文本生成图片技术,部分用户有意或无意生成了一些不良内容;同时,AI生成的内容可能会“参照”现实艺术家或创作者的作品——训练学习素材中包括大量艺术家的作品,或输入文本描述时直接带上艺术家名字,容易造成内容版权纠纷;另外AI可以生成含有著名人物人脸的素材,也可能会有侵权风险。
其次是成本问题。李雨珂认为,当前AI绘画尤其是在生成高清图片素材时,训练的时间及服务开销非常大,盈利增长模式目前来看并不清晰。再次是效果问题,这里包括两个方面,并不是每一个文本描述都能生成理想的、高质量的图片,怎样才能制作高质量的AI作品目前还只能靠尝试,还没有科学的指导,而那些看起来“不错”的作品,其业务价值、艺术价值还需要更广泛的专业评估和考验。最后一点是参与者要考虑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建立自己的壁垒的问题。
AI+内容产业的现状
尽管AI绘画的“火”是在Stable Diffusion模型开源之后才“烧”起来的,但AI技术与内容产业的融合发展实际早就开启。根据信通院云大所的观察与研究,随着虚拟、智能审核、推荐算法等技术和服务的不断成熟,其已经催生内容生产、分发、消费等多个环节产生出诸多的新应用与新服务,应用于新闻出版、媒体传播、网络社交、广播电视、文化娱乐、经营销售等领域。
AI技术的应用使内容生产的效率大幅提升,这在许多行业或商业场景中体现出来。上奇数科创始人兼董事长孙会峰向记者展示了该公司旗下“产业通”平台十几秒就能生成一份报告的过程。“平台每天生成上百万份报告是完全基于自动化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报写作,生产效率和准确性是人工所无法比拟的。”孙会峰介绍说,现在的自动化系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建模时同样是需要人工和经验积累的,从工作量比例来看,人工比重一度超过50%,随后经历了3年的算法优化及数据积累,现在机器的工作占比已超过95%。每天平台更新100万条数据,系统已经能够做到自动入库、识别、融合并呈现在产品中。
谈及人工智能对于写作的影响,孙会峰指出,目前机器可以替代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结构化的报告,即预置好模板的内容完全可以设定自动化;一类是基于模型生成的自动写作,它可能有场景的序列——如新闻稿写作可能要解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机器完全可以表述清楚,但要是写出一些结论建议还需要一些极为深刻的认知理解,在目前的人工智能领域还比较难以实现。整体来看,AI技术与传统内容产业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AI可能会越来越多地用于提高传统内容的生产效率。
除了AI生成研报、新闻稿之外,小冰公司的人工智能框架已在诗歌、音乐创作、数字人等内容生成方面有所应用。据小冰负责人介绍,其从2018年开始就尝试将AI视觉创造技术运用到图案设计中,之后于2021年10月,与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联合推出了AI设计开放平台DPI Space,目前已有400余家企业注册并在生产场景中应用,该平台提供流行趋势指引、图案灵感故事、AI设计图案、品牌及秀场数据、可自定义的实时数据分析和图案分享等功能,并面向全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小冰公司看来,人工智能的进化路径是从“任务完成型的AI助理”到“拟合情感、建立信任、激发创造力的AI being(AI人)”。AI人需要AIGC来完善其能力,而AIGC需要以AI人的作品的形式来呈现,更容易被用户理解和接受。
在内容产业中,内容审核几乎已经是各种内容型平台或社区的“标配”。李雨珂指出,网易易盾多年来深耕数字内容风控领域,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娱乐社交、游戏、金融、新能源中深入应用,AI能力在降本增效方面越来越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在持续加大投入和布局的方向包括可信AI与AI安全、多模态信息深度融合、基于国产芯片的云边端系统等。
信通院云大所内容科技部副主任石霖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内容”这个应用场景的角度去研究相关科技,能够更好更高效地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数字内容与技术的双轮驱动则成为加速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从政策面来看,内容建设事关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战略大局,科技成为内容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难看出,AI技术的渗透与应用正在推动内容产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改变与迭代,并催生新形态,AIGC有望进一步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责任编辑:百科)
-
操作不当或亏30%!还剩最后2小时 这只可转债将被强赎!(附攻略)
近期,多次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及时转股。因公司发行的可转债触及强赎条款,九典制药决定按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的价格赎回“九典转债”,赎回登记日为11月25日,最后交易日为11月22日。九典转债11月2 ...[详细]
-
2021财年新加坡金管局净亏损74亿新元 为2011财年后首次亏损
当地时间7月19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发布的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1财政年度,金管局净亏损74亿新元约合357.5亿元人民币)。这是金管局40年来第三次蒙受亏损。金管局局 ...[详细]
-
德科地产频道 文︱刘德科你是不是感觉,身边的朋友都有好几套房子?如果你有这种感觉,要么说明你在你的城市有较深的人脉资源,要么你是身处房地产圈这个行业的人最爱买房)。在我的朋友圈里,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 ...[详细]
-
财联社7月19日讯编辑 马兰)特斯拉虽然在上半年刚被拉下了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宝座,但依旧是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眼中的头号目标。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Marry Barra周一表示,到本世纪中期,通用汽车在美 ...[详细]
-
最高检张晓津:持续关注金融创新中的犯罪风险,及时清除披着金融创新外衣的“毒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希 北京报道11月22日,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举行,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出席“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平行论坛并就“做优金融犯罪检察工作、服务保障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详细]
-
针对近期《中国消费者报》报道的,北京消费者反映小天才T1儿童平板电脑应用商店,下载的部分游戏、漫画等APP含有色情、血腥、暴力,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法犯罪行为内容问题,7月18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 ...[详细]
-
相关功能设计草图7月19日,爱奇艺和抖音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将围绕长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与推广等方面展开探索。第一财经记者独家获悉,此次合作中,抖音将实现跨端的跳转,即用户在抖音看到二创的内容后,可点击跳 ...[详细]
-
7月1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举行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有报道称,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计划于下个月访问台湾。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中方已经多次就此表明严正立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 ...[详细]
-
OPPO Reno9 Pro+实拍照片曝光 双芯人像计算引擎有东西
OPPO Reno9系列新机将于11月24日14:30正式发布,目前已经上架OPPO官网,而且预约人数已突破20万人数据仍在攀升)。这次该机仍旧提供Reno9、Reno9 Pro和Reno9 Pro+ ...[详细]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于2022年7月11日首次公开发布了一张迄今为止早期宇宙最深处、最清晰的红外图像,显示了一个拥有46亿年历史的星系团。这些图像和数据将帮助我们了解星系是如何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