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已至,中国能不能独善其身?
3月以来,全球受到疫情多点开花影响,通胀宏观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已至冲击。
4月21日,中国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博鳌亚洲论坛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不能独当前,善其身通胀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全球
“去年年初的通胀时候,通胀其实已经到来了,已至它是中国结构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整个能源供给的不能独不足、需求的善其身上升,加上最近俄乌冲突又进一步推动了大宗商品和食品、全球能源价格的通胀上升,所以通胀已经到来。已至”朱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据推测,今年全球发达国家的通胀平均将达到5.7%到6%左右,美国的通胀则已经向着8%-9%发展。
不过对我国来说,当前价格层面总体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3月份CPI的增速为1.5%,相对比较温和。但是,过去两年来,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对能源和粮食价格的压力开始显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于春海在CMF会议上表示,尽管PPI有所下行,但在上游的一些采掘工业,其环比增速提高更为明显,这意味着在短期中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依然存在着比较大的上涨压力。
在他看来,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可能要比过去两年更大。
“面对全球性的通胀和高成本压力,甚至是高成本时代的到来,需要在整个生产链条上从上游到下游,再进一步从生产侧到需求侧之间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分担对冲和缓解成本的机制。”于春海表示。
全球通涨已至
在全球范围内,通胀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掣肘。
目前,美国欧洲的通胀水平已经破了四十多年的纪录,大宗商品、食品、一些重要工业品和科技产品的价格上涨,也给我国通胀带来了一定压力。
“这是40年没有见过的,要采取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来对应通胀。与此同时,美国资本市场在高位,债务也在高位,经济开始下滑,加上最近乌克兰危机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在这个情况下又要保持一定的宽松政策,所以美联储现在的政策还是很犹豫,它也许可以采取一些收紧的措施,但是短暂的收紧并没有持续,所以这些仍会推动通胀的发展。”朱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朱民看来,国际通胀正在重蹈1970年的覆辙。1970年,美国财政赤字以后货币宽松,美联储迟疑不采取措施,通货膨胀开始。随后,两次石油危机让美国通过印货币来应对石油危机,叠加在一起形成全球的滞涨。目前,第一波通胀已经很高了,第二波能源和食品的冲击或导致通胀再次上升。
“现有的支持通胀的这些因素,供给短缺、大宗商品的高价、劳动力的短缺、房价的高居,这几个通胀的基础都在一个时期存在,所以通胀还会存在。企业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通胀,因为通胀会引发利率上升,加上美联储加息,会引起美元和全球货币不同程度的波动。随着美联储政策的变化,还会发生更多的资本流动和波动,全球资本市场也会进一步波动,这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朱民表示。
在我国,CPI仍保持在较低水平,不过,于春海认为,3月CPI主要受到禽肉价格的大幅下降影响,但在当前全球价格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我国粮食价格和禽肉价格仍然存在着快速反弹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也表示,乌克兰的粮食受到冲击,后续也可能引发对肉类的影响。所以,通胀未来上升压力仍然很大。
值得警惕的是,在需求端,消费仍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从一季度看,消费仍然处在低速的增长平台,消费恢复的基础依然不牢靠。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疫情对于尚未完全恢复的国内消费需求会构成比较严重的冲击。”于春海表示。
在他看来,国民经济的循环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应该有畅通的物流和客流,但疫情及相关防控措施会直接对此产生影响。当前,物流运输、人员流动和经济活动下降幅度增大,新一轮疫情带来的冲击可能要比过去两年更大。
新支柱支撑中国经济保持韧性
不过,中国经济仍然充满韧性。
“一季度的数据刚出来,整个市场中的反应,大家觉得在这么大的困难面前有这样的成绩是不容易的。”毛振华表示。事实上,今年以来,一系列的政策落实特别是今年投资的政策落实较早,加上财政发力,经济还是平稳的。
“我们不要低估中国经济的韧劲和反弹的力量,以及中国民企对经济活力的推进作用。去年民企出口很厉害,不能低估。”朱民提醒道。
在于春海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效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2月以后,基建投资特别是大型基建投资开始持续发力,在当前疫情防控压力相对比较大的情况下,一些基建投资可以实现闭环管理,能更好的能够兼顾疫情防控的要求。
不过,在朱民看来,今年整个的宏观政策有一个比较大的结构性变化,传统的三驾马车面临很大挑战,但是我国有新的发力支柱,其中,绿色投资规模庞大,包括能源革命,从电动车到电动桩到干净煤到光伏电到风电,包含多种投资项目。
“‘十四五’期间我们布置了14.5万亿的绿色投资,加上发展高科技和5G、大数据、物联网,特别是对企业的物联网以及城市的数据建设,这一部分的投资也会加快。”朱民表示。
因此,在朱民看来,对新支柱发力的话,我国经济反弹的空间和余地还是很大的。
(责任编辑:时尚)
-
平台回应直播间售卖猫皮大衣:消费者感到不适可自行举报 平台无明确规定不让卖
【#平台回应直播间售卖猫皮大衣#:消费者感到不适可自行举报平台无明确规定不让卖】#直播间疑似售卖来源不明猫皮大衣#11月22日,有网友发现一直播间在售卖猫皮大衣,视频中主播声称身上展示的皮草是小猫皮的 ...[详细]
-
消费贷巨亏后,高盛高管暗示可能出售相关平台,CEO称资管业务将是新增长引擎
戴尔今天更新了其部分旗舰笔记本电脑产品线,将戴尔 XPS 15 和 XPS 17 升级到第 13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和英伟达的 GeForce RTX 40 系列显卡。去年戴尔 XPS 13 的外观和配 ...[详细]
-
来源:读数一帜 今年接连三次卸任,同时单独管理12年的产品已经增聘,王宗合渐渐走下公募顶流舞台昔日顶流基金经理不断卸任、增聘,是减负还是离职?又见明星基金经理升副总,管理、规模、业绩三者如何兼得?新发 ...[详细]
-
美联储巴尔金:明年3月之前不会降息!机构连续减仓,黄金何去何从
来源:期货日报当地时间3月3日,里士满联储主席托马斯·巴尔金表示,美国基准利率可能会升至5.5%—5.75%,就像目前市场上一些人押注的那样,且预计明年3月之前美联储将不会开始降息。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GDP总量连续跨过2万亿、3万亿元两个台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十年间,深圳信贷总量平稳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为深圳经济增长营造了适宜的货 ...[详细]
-
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答到相关问题。投资者:公司今年会提价吗?现阶段经销商库存压力大吗?今年动销会比去年大福增长吗?山西汾酒: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制定产品价格策略,会按照既定的经营计划推进各项工作,感 ...[详细]
-
02342)发布公告,集团预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税前利润将取得不少于2.8亿港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税前亏损则取得约6.6亿港元;而集团预期本年度集团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 ...[详细]
-
中新网3月1日电 中新财经 葛成)面对特斯拉主动挑起的“价格战”,也按奈不住了?据媒体报道,比亚迪于近日启动了年内首次降价。对此中新财经向比亚迪相关负责人核实此事,对方表示,此次并非官方降价,系个别经 ...[详细]
-
周二日股收高,日经225指数收涨0.6%,报28115.74点;日本东证指数涨1.1%,报1994.75点。 ...[详细]
-
逾10家公司盈利超1亿,多只北交所概念股年报抢眼!业绩大增,这些企业大手笔派现金“红包”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证资讯 进入3月份,新三板企业接连“晒”出2022年度财报,逾10家公司去年盈利规模超1亿元,等多家拟北交所上市公司业绩亮眼。在披露年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