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迎两年来最大单周跌幅:美国大规模释放原油储备,效果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 北京报道
3月至今,国际国大规模国际油价在100美元/桶上方冲高回落,油价迎两原油持续保持宽幅震荡。年最本周内,大单利空因素占据主导,周跌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幅美布油和WTI原油都创下近两年来最大单周跌幅。释放
消息面上来看,储备美国政府继续试图为原油市场降温,效果释放最大规模的国际国大规模战略石油储备。但多方分析机构都认为,油价迎两原油释放原油储备短期内令油价承压,年最但长期来看仍无法弥补市场的大单结构性缺口。
在过度消耗原油库存的周跌情况下,缺乏足够的幅美缓冲,或许将令全球油市变得更加敏感:即使小规模的供应中断,都有可能带来能源价格的飙升。
油价创两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截至北京时间4月2日上午收盘,5月交货的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01%,收报99.27美元/桶;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1%,收报104.39美元/桶。
回望本周原油走势,3月28日,国际原油期货就在供需两侧的利空打压下大幅下跌,WTI和布油的跌幅都超过6%。此后除了3月30日小幅上涨约3%以外,油价一整周都处于下跌的态势。
本周内,美油5月合约累计下跌12.8%,布油6月合约累计下跌10.75%,双双创下近两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消息面上来看,3月31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在未来六个月内,每天从该国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100万桶原油,共计释放1.8亿桶,作为遏制美国油价飙升的措施之一。
这是美国过去六个月内第三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本次释储将消耗美国近三分之一的战略石油储备,最终将使其库存降低至198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外,国际能源署(IEA)也在4月1日宣布,该组织31个成员国已经同意第二次释放石油储备,以应对近期的原油市场动荡。但具体的原油释储细节,将在下周公布。
目前,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都有部分原油备用产能,但作为欧佩克+组织的一员,上述两国一直不愿意单独增加原油供应。在3月31日举行的欧佩克+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产油国们决定继续遵循此前小幅增产的决定,即5月上调原油产量43.2万桶/日。
欧佩克组织在一份声明中重申,石油市场基本面和前景仍然良好,当前的市场波动并不是由供需基本面,而是由持续的地缘政治冲突造成的。此外,欧佩克还决定不再使用IEA的数据来估算石油产量,取而代之的是Wood Mackenzie与Rystad Energy的数据。
回看上个月,国际油价走势极为动荡。3月上旬,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一度冲上130美元/桶的高位,刷新2008年以来的最高位。此后,油价快速下跌,在3月中旬跌破100美元/桶。3月下旬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在100美元/桶-120美元/桶的范围内宽幅震荡。
无法修复结构性供应短缺
3月初,全球多个石油消费国试图通过释放原油储备的方式,为原油市场降温,但随着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市场担忧加剧,国际油价继续大幅上涨。
本次美国政府释储,尽管已经是最大规模,但多家机构仍认为,此举无法从根本上重塑原油市场供需。
标普全球普氏分析指出,本次释储将对原油市场带来影响,但实际效果可能并不如消费者所期待的那样,没有办法完全修复俄罗斯原油缺位带来的损失。
高盛认为,美国战略石油储备释放将有助于2022年石油市场的再平衡,但无助于解决市场多年的结构性供应短缺问题。
根据国际能源署此前公布的数据,去年俄罗斯每天出口原油470万桶,各项制裁以及买家对俄罗斯原油的回避,将导致该国原油产量减少300万桶/日。
从另一方面来看,市场分析人士也担心,如此大规模的释放储备,可能会进一步消耗全球石油库存,加剧市场的紧张情绪。战略原油储备的降低,可能会向已经结构性供需紧张的市场,发出牛市信号,类似于石油输出国的闲置产能不足,即缺乏战略缓冲,小规模的供应中断也有可能带来能源价格的飙升。
金联创原油分析师奚佳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原油市场来说,美国的释储行为在短期内对油价有打压作用,但对于原油市场结构性的供需矛盾来说,无法起到根本性的重塑作用。因而,市场很快就会消化这一因素,由此引发的油价下行也将是短暂的。
同样,欧佩克+组织维持小幅增产的计划,也无助于缓解原油市场的供需矛盾。加之中东地区局势时常动荡,导致原油生产不稳定,而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制裁,短期内也很难解禁。上述因素都将对油价构成支撑。
奚佳蕊表示,西方国家对于俄罗斯的制裁还在继续深入,虽然俄罗斯也采取积极有效的反制措施,但在一定时间内难免会影响到该国的原油供应。
“原油市场掺杂了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导致油价出现毫无规律可言的剧烈动荡,而这种态势或将贯穿2022年整个上半年。”奚佳蕊说。
在转型中确保能源安全
能源市场的动荡为全球能源转型带来更加复杂的前景,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油气资源仍是全球能源体系中的主力之一,保障能源安全更加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审视当前全球能源市场的动荡,很容易将症结归咎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但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价格就在不断走高,9月之后天然气市场的大幅动荡,就对整个欧洲的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冲击。
标普全球普氏援引业内专家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推动能源转型的技术和所需经历的过程,人们必须更加务实。在全球能源供应紧缺的背景下,各大能源系统之间的联结也更加密切,全面系统的考虑相关政策决策至关重要。
此前,美国宣布将禁止进口俄罗斯的油气煤炭等能源产品,英国也宣布将在2022年底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相关产品。但对于欧盟的许多国家来说,想要拒绝俄罗斯的能源产品并不容易。目前,俄罗斯的天然气占欧盟进口总量的45%,俄罗斯原油进口量占欧盟进口总量的27%。
近期,欧盟也发布了能源独立路线图,计划在2030年摆脱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的依赖。但对于欧盟来说,短期内仍需要受制于俄罗斯的进口能源。
董事长戴厚良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化石能源特别是天然气和原油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自2019年开始,国内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都制定了增加上游油气勘探开发投入,增加资源储量和产量的政策。在近期召开的发布会上,“三桶油”都表示将继续推动增储上产战略,继续增加相关领域的资本投入。
(责任编辑:综合)
-
上海砥安和率先接盘。风险处置中的安信信托面临控制权变更。8月31日晚间,安信信托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出具的《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下称《决定书》),其中责令控股股东在1个月内转让所持 ...[详细]
-
欧元区8月CPI同比涨9.1%续创新高 欧央行加息75个基点稳了?
欧元区通货膨胀率加速上升至历史新高,强化了欧洲央行在下周召开会议时考虑大幅加息的预期。欧元区8月调和CPI年率-未季调初值为9.1%,预期9%,前值8.9%,其中能源和食品价格涨幅最大。欧元区8月核心 ...[详细]
-
前海开源基金:短期内市场风格大概率仍将收敛,消费、金融地产有望阶段性修复
8月31日,今日市场遭遇调整,其中上证综指跌0.78%,创业板指跌1.60%。结构上,赛道板块领跌市场,而消费、金融逆势上行。对此, 前海开源基金表示,整体来看,近期成长赛道下跌、市场风格变化,背后一 ...[详细]
-
先遭雷击,再遇故障,美国登月火箭重新发射时间定了!为何过去50年,人类再也没登上过月球?
每经编辑 陈鹏程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3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耳忒弥斯1号”任务经理迈克·萨拉芬表示,将于9月3日重新发射“阿耳忒弥斯1号”火箭。萨拉芬指出,在29日发现火箭其中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日本《朝日新闻》11月22日报道,由日本经济产业省主管、官民合作建立的海外推广援助基金“酷日本机构”已经被推到了悬崖边。该基金于2013年建立,旨在支持日本动漫及传统日式 ...[详细]
-
外媒称谷歌第三代Tensor处理器将由三星代工 采用3nm制程工艺
本文来自TechWeb8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已决定将用于下一代智能手机Pixel 8的Tensor应用处理器,交由三星电子采用3nm制程工艺代工,预计在明年下半年推出。从外媒的报道来看,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31日晚间消息,据报道,软银集团今日宣布,旗下“愿景基金”Vision Fund)CEO拉吉夫·米斯拉Rajeev Misra)将辞去软银集团执行副总裁一职,但保留“软银投资顾 ...[详细]
-
超出很多人预期,疫情之中,中国出口再创佳绩。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根据路透社的报道,按美元计,中国7月出口同比增 ...[详细]
-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白波中国社科院日本所与社科文献出版社11月22日联合出版了《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研究报告2022)》。蓝皮书指出,中日经贸和科技创新合作空间广阔,对彼此均有 ...[详细]
-
来源:新疆文化出版社微信公号关于对非法出版物《小学剑桥英语同步练习》三年级上册教辅图书的声明8月26日,我社根据网民举报发现,网上出现由新疆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剑桥英语同步练习》三年级上册教辅图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