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提升彰显中国经济实力与魅力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 (国际观察)储备货币地位提升彰显中国经济实力与魅力
新华社记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布的人民“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币在COFER中占比创五年以来新高。币储备货币地观察人士认为,位提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升彰折射出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信任票”。显中
经济韧实力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撑
近年来,国经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济实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力魅力中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发展成绩世界瞩目,币储备货币地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强大支撑。位提
去年,升彰中国经济增速达8.1%,显中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国经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济实尽管面临需求收缩等压力,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表现仍非常亮眼,人民币国际化极具发展潜力。
印度尼西亚智库亚洲创新研究中心主席、印尼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班邦·苏尔约诺表示,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会实现更大跨越。
伦敦国王学院中国研究所中国经济学副教授柯阳(英文名扬·克内里希)表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中国经济的全球重要性持续上升以及中国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的重要性也将继续提升。
国际经贸合作加深扩大人民币适用范围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连续数年成为多个国家重要的贸易伙伴,越来越多国家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2021年,中国同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近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3%。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认为,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多国家把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以避免不必要的外汇风险。
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1年中非双边贸易总额达25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汉弗莱·莫西指出,在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大多数非洲国家将与中国开展更大规模贸易,也将更多使用人民币开展业务。
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唐纳德·鲁沙布瓦说,目前中国已与多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未来人民币必将在中非经贸合作中扮演更重要角色。
汇率稳定抗风险能力强增加人民币吸引力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在疫情冲击、地缘政治冲突等风险因素下,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不仅对稳定金融市场发挥重要作用,也增强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阿根廷拉努斯国立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古斯塔沃·吉拉多表示,在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成为规避风险的重要选择。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金融专家夏华声认为,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从外汇储备多元化和分散金融风险的角度来说,稳步增加人民币外汇储备是一项务实举措。
沙特研究中国问题的经济学家默罕默德·埃尔森认为,人民币资产总量大、涉及行业面广泛,配置人民币资产有利于提高投资组合收益率,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系统性风险。
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利萨尔多·戈麦斯认为,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能力不断增强。(参与记者:曹筱凡、马则刚、王亚光、蔡蜀亚、罗婧婧、卞卓丹、张玉亮、谢昊、余谦良、郑世波、赵修知、杨海若、黄泽民、倪瑞捷、王海洲、尹南、张笑然)
(责任编辑:百科)
-
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制造业PMI初值均不及预期 经济存在进一步陷入衰退可能
周三,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公布为46.1,不及预期的47.9以及上个月的47.8;11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47.6,不及预期的50以及上个月的50.4。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香港金管局买入62.8亿港元 银行体系总结余跌至1850.8亿
据《香港经济日报》7月19日消息,汇价在纽约交易时段持续触及7.85弱方兑换水平,香港金管局根据联系汇率机制,继今日清晨宣布承接80.7亿港元沽盘后,下午再宣布承接62.8亿港元沽盘,香港银行体系总结 ...[详细]
-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9日,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发债规模已达到13094亿元,远超去年同期。其中,商业银行债、次级债发行规模分别超过6000亿元、5000亿元,占据发行总额的近“半壁江山”。发债类 ...[详细]
-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11月21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易纲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 王海成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观察当前经济运行各领域各层面,一些重点产业及产业链面临的风险加大。聚焦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影响、最大程度 ...[详细]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 北京报道无论是“逃逸式辞职”,还是阳奉阴违,都难逃纪检部门的查处。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两条反腐消息:原银监会纪委、监察局正处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张岩森,涉嫌严 ...[详细]
-
据英国气象局消息,截至当地时间7月19日11时47分,英国本土最高气温已达39.1℃,刷新该国最高气温纪录,且有可能继续升高。当地时间7月15日,英国气象局发布有史以来第一个异常高温红色预警。英国卫生 ...[详细]
-
格隆汇11月22日丨美联储梅斯特表示,在12月的会议上,可以从75个基点的加息步伐上有所放缓,对12月加息幅度低于75个基点没有问题;但是在那之后,加息步伐要取决于经济表现;如果明年在通胀问题上看不到 ...[详细]
-
杨德龙:美联储继续加息缩表应对高通胀 我国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7月19日周二,沪深两市呈现震荡调整的走势,近期大盘反复震荡,新能源表现相对突出,整体上保持了强势的走势。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风电、氢能源,这些板块都具有比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