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含有特殊矿物质等为卖点 “网红盐”是智商税吗?
来源:工人日报
以含有特殊矿物质等为“卖点”,网红盐价格是特殊普通食盐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论克卖的“网红盐”,是矿物“智商税”还是真有奇效?
阅读提示
近段时间来,充满异域风情的为卖各种“网红”进口盐,在电商平台十分火爆。点智尽管价格是商税普通食盐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仍有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网红盐对此,特殊有业内人士指出,矿物广大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为卖消费观念,审慎看待“华丽外衣”下的点智“网红盐”等网红商品,不要轻易上交“智商税”。商税
一瓶200克研磨版的网红盐喜马拉雅纯天然岩盐售价为58元,454克包装的特殊法国灰盐标价108元,一瓶113克的矿物美国夏威夷黑盐标价148元……价格是普通食盐的50倍左右。最有名的法国盐之花,网上的售价在每克0.5元~1.5元之间,也就是普通食盐的70倍~200倍。
近日,《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充满异域风情的各种“网红”进口盐,在电商平台十分火爆。这些“网红盐”均以“天然”“特定原产地”“含有特殊矿物质”等为“卖点”,号称可补钙补锌“营养更均衡”,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令其身价倍增。
这些“网红盐”是真有奇效,还是在收取消费者的“智商税”?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在营销时打擦边球
“这些色彩瑰丽的‘网红盐’撒到食物上,令人赏心悦目。”重庆时尚人士吉峰这样对记者说。
业内人士指出,从市场角度来说,“网红盐”就像饮用水一样,只要标注清晰明确,不存在虚假宣传或者诱导、误导消费者的情形,没有危害食品安全,都应许可其存在,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或喜好自主选择。
“相比于追求新奇的‘网红盐’,我们更应学会阅读食物的营养标签,注意减少钠的摄入,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庆体育局营养学博士李文建研究员说,应注意一些“网红盐”在营销时打擦边球。
记者发现,不少商家在销售“网红盐”时,都会打出“天然有机认证”“富含矿物质”等标签。“网红盐”打破了人们对盐的认知,大都宣称含有丰富微量元素,甚至能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
以喜马拉雅玫瑰盐为例,商家宣称该盐在两亿五千万年前形成,纯天然无污染,含氯化钠98%以上,包括铁、钙、镁、钾、锌、硅、铜等80多种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名副其实的盐中之王。“就算这些都是真的,但很多微量元素人体并不需要,甚至对人体并无益处。”李文建说。
除了高大上的玫瑰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有喜马拉雅盐调味品,1瓶价格在50元左右,号称口味新组合,严选原料匠心搭配,轻松搞定各种中西美味。有橘子组合、柠檬组合等,一些包装瓶配置有可调节的研磨器,有细、中、粗三种颗粒,号称能现吃现磨,噱头感十足。
“吃盐补钙”不靠谱
此外,还有商家声称喜马拉雅玫瑰盐比普通食用盐更天然或更纯净。对此,重庆大坪医院主任医师李庆说,事实上,在当前的食品世界中,“天然”这个词意义不大。
据了解,食用盐主要包括海盐、湖盐、矿盐,分别来自海水、天然卤水、地下盐矿床。所有食用盐都是自然的,而非人工合成的。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只要纯度达标,不同产地的盐营养成分和价值没有太大差别。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吃盐补钙”的说法更是有悖科学,自相矛盾。事实上,多吃盐不仅不能补钙,反而会导致钙质流失。食盐含有钠离子,而钠和钙在人体中代谢是有联系的,它们由同一种分子调节。钠摄入量过多的时候,身体会努力排钠,同时会增加尿钙的排出量。因此,“吃盐补钙”不靠谱,很容易误导消费者。
李庆认为,盐里的微量元素可以忽略不计(加入的强化剂除外),毕竟每天食盐摄入量太低。按照《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盐不允许添加除碘以外的营养强化剂。至于钙、铁等矿物质,通过吃盐来摄入是不靠谱的。盐只是调味品,不是保健品,不需要关注太多成分,只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钠、碘就足够了。
事实上,重庆市消委会近日对重庆市面上流通的8个品牌、共计27组食用盐样品进行比较试验,对比试验主要针对食盐样品的理化指标、卫生指标、营养强化剂和主成分含量等20项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27组样品均未测出锌,有4组样品测出有硒,有18组样品测出有铁,有23组样品测出有镁,有22组样品测出有钙。虽然硒、铁、镁和钙这些微矿物质元素对人身十分有益,但从测试结果看,无论盐的档次与价格高低,其微量的矿物质元素含量都十分有限,因此通过食盐来补充矿物质元素作用微乎其微。
不要轻易上交“智商税”
“为补充矿物质元素而特意选择微量营养强化盐没有必要,建议消费者不要轻信商家的宣传口号。”重庆市消委会相关人员说,测试还揪出一家“挂羊头卖狗肉”的食用盐品牌,宣称自家为海藻加碘盐,但实际是添加碘化钾和海藻鲜味液,该品牌已经被约谈处理。
“‘网红盐’不过是利用部分消费者好奇、尝鲜乃至迷信外国商品的心理,用模棱两可、华而不实、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推销产品,对其不可等闲视之。”重庆渝中区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张载荣说,一方面,监管部门、平台要依据广告法等法律法规约束、规范商家的不实宣传,严格查处违规营销行为;另一方面,广大消费者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审慎看待“华丽外衣”下的“网红盐”等网红商品,不要轻易上交“智商税”。
李文建建议,监管部门既应强化监管,严查违规营销、欺诈诱导等违法行为,同时也要注重科普宣传,让更多人知晓“网红盐”与普通食盐的功能并无二致,进而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让人们明明白白地消费,不要掉入消费陷阱。
李国
(责任编辑:综合)
-
财联社11月22日讯编辑 卞纯)11月24日,美国人将迎来他们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感恩节,而一顿丰盛的感恩节晚餐历来必不可少。然而,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在高通胀和经济不确定下,美国人不得不改变他们的 ...[详细]
-
医疗健康、专业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旅游、航空服务等将成为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优势产业。3月31日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条例将从2022年5月1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在官方新电商平台“i茅台”APP正式试运行之际,“股王”2021年年报于3月31日凌晨正式出炉。这是贵州茅台新任董事长丁雄军上任后的首份年报,备 ...[详细]
-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为)3月31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决定:任命穆鹏为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任命张劲松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任命徐志军为北京市民政局局长;任命崔杨为北京市司 ...[详细]
-
2022年金融街论坛聚焦“新市民”:精准把握金融需求 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记者 曾蔷)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做好新市 ...[详细]
-
中信集团决定:刘正均任中国华融党委书记 推荐提名为中国华融董事长人选
财联社3月31日电,中国华融30日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主要负责人任免。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鹤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银保监会党委组织部部长杨少俊宣布银保监会党委决定:免去王占峰同志中国华融党委书 ...[详细]
-
据韩媒,业内人士透露,韩国锂电大厂SK On已完成方形电池设备及产线调研,公司计划在今年内建立试产线,之后投入大规模量产。此前,SK On专注于软包电池生产。 ...[详细]
-
今年首期“税务讲堂”开讲!解读“六税两费”减免政策促进及时足额享受
3月3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推出新一批“税务讲堂”系列课程,为纳税人缴费人集中解读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首期课程由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刘宜担任主讲人,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基本内容、系统填报、注 ...[详细]
-
记者从银保监会获悉,为更好引导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银保监会将持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在科学有效防控风险基础上,不断增强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大局的能力。据介绍,2021年12月,银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偿 ...[详细]
-
“i茅台”上线首日:一个店4瓶5万人抢 是抑制炒作还是助推炒作?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记者|俞瑶 李晨 3月31日,备受关注的“i茅台”电商销售平台正式上线。红星资本局发现,虽然平台暂时没有投放飞天茅台,但消费者们仍然热情不减。郑 ...[详细]